高清PDF《负建筑》隈研吾
附件大小:20.64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匿名用户
分享时间:2015-10-16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长城下的公社·竹屋”是比隈研吾本身更有印象一些。
这位日本设计师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旁边建起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实践了他的“负建筑”理念。
那么,什么是“负建筑”呢?翻开这本书,隈研吾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他的答案,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建筑师对自身使命的叩问和思索。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隈研吾却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本书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的建筑书。作为建筑,何为“胜”?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自序
限研吾
我把1995年以后所写的东西汇编成册,于是有了这本书。
这段时期无疑是一个多事之秋,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有阪神淡路大地震、奥姆教恐怖主义行动、九·一一事件等。这些事件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看来,它们同时也是建筑领域的大事件——象征着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事件。
大地震使得建筑物极其脆弱的一面暴露无遗。这里所说的脆弱并非指建筑的物理属性或结构属性,而是指其私有属性。正是建筑物的私有属性决定了它是脆弱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一个相关侧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居住在出租房内的人其实并未蒙受多么重大的损失;那些在震灾发生前就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损失就更小了,可以说这部分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受损失最惨重的正是那些用贷款购置了房产并因此拥有了私房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深受20世纪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影响的、勤勉工作的工薪阶层。他们为了拥有一个家庭的"安全堡垒"而倾注了毕生的积蓄。也正是这样一部分人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家,甚至还要负担起双重的住房贷款。
从常理来看,住房是家庭稳定生活的保障,也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但现实所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相反的景象:正因为你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于是你就陷入到了不幸之中,私房反而成了导致家庭不幸的因素。正如本书所反复阐述的那样,尽管现代主义利用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扩张了其影响,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两者实质上是互为关联的。地震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也同时动摇了现代主义。
与地震造成的结果相同,奥姆教信徒们创建的宗教建筑形式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建筑观点。以往的宗教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物的各种元素,如高高耸起的、颇具象征意义的外观,以及充满了天堂般光辉的、庄重的内饰空间等,通过调动建筑的所有这些设计元素来激发教徒们对宗教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传播已久的传统宗教,还是新近出现的各种宗教,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它们都不加掩饰地依赖于建筑本身的表现元素。
而奥姆教却不同,该宗教的教徒完全漠视建筑物本身的表现力。他们所建造的建筑物,取名为沙田,实际上不过是一些简陋不堪的房子,与以往的宗教建筑毫无相似之处。他们吸引信徒的是另外两样道具:一是药物;二是奇特的头盔。他们让信徒喝药,让信徒戴上带有电磁波的奇特头盔。这两样道具与20世纪60年代末轰动建筑界的两个建筑设计(正确地说是非建筑性设计)极为相似。一种是维也纳艺术家沃特·皮克勒(Walter Pichler)设计的“透明头盔”(1967年);另一种是经常和皮克勒合作的奥地利建筑师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设计的“非自然环境控制箱”(1968年)。
“透明头盔”是一种巨大的白色头盔。皮克勒把它称做“携带式起居室”,并预言建筑将全部改换成利用数字技术的头盔。而霍莱因的“控制箱”是对现有建筑提出的极富挑战性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只需要利用一种片剂来改杂迁第换建筑。我在1994年11月出版的《新·建筑入门》一书的开头,很偶然地把这两种方案作为“建筑危机”的象征提出,到了1995年1月,这两种方案开始受到奥姆教的关注,他们把这两个“作品”变成了现实。
时间很快到了2001年9月11日。似乎为了总结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似的,这一天,作为世界文明象征的超高层建筑瞬时间变成了一堆废墟。进入20世纪后,超高层建筑已经不只是一种象征,它同时也包含了人类对建筑的一种期盼。人们从内心深处期盼创造出视觉的象征,期盼把建筑建得高些、再高些。人们对建筑的这种期盼实际上表现了他们对建筑的欲望。最能体现这种欲望的就是纽约的高层建筑群,而它们之中的代表则是世贸大厦的双子座大楼。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竟然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更为甚者,它脆弱的一面又被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且不论实况转播飞机撞楼事件的做法是否是有意为之,单是两机先后撞楼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就非常富有戏剧性。作为人类视觉象征的建筑文明,其弱点既不是用语言也不是靠科学的推算来表现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视觉影像而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了。
这一影像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视觉记忆里并将永远无法抹去。这实在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伤害。建筑的所谓象征意义由于这次事件的发生遭到了现实的嘲弄。由此可知,我们的视觉需求应该重新定位。在这之后,人们究竞会重建什么样的建筑昵?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正是在这样的悲观氛围中,我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诞生了这本书,并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书名——《负建筑》。
不管怎样,这样的一天迟早总会到来。确切地说,建筑的安全危机从一开始——也就是从上古时代人们尝试在空地里向上垒砌石块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不可避免地存在了。众所周知,物体的重心越高,它的稳定性就越差。即便是小孩子也知道物体堆得越高就越不安全,越高就越会惹得四邻不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尽管如此,人类的视觉却仍然在无限制地追求建筑的高度。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建筑其实是满足视觉需求升级的产物。虽然建筑和视觉的追求能够不断地单方面升级,但建筑物却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极限。一旦超过这一极限,一个不言自明的结果就会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它出现的方式却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如此清晰并且如此始料未及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
除了不断往上垒砌这种方法之外,建筑是否就别无它法?于是,话题又回到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对此,我很想探究一番。如何才能放弃建造所谓“牢固”建筑物的动机?如何才能摆脱这一欲望的诱惑?在这种心情下,我给本书取名为《负建筑》。书名既定,内容相对就显得乐观、积极了。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自得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目录
001 序/朱锷
009 自序/限研吾
019 1分割、批判、形式
019 1.从分割到统一
034 2.场和物
058 3.何谓批判性?
073 4.形式与自由
095 Ⅱ透明、民主与唯物论
095 1.透明得让人倍感凄凉的风格派
107 2.辛德勒:民主主义的理想
119 3.内田祥哉:二战后的民主主义
126 4.村野藤吾:制度和唯物论
141 5.三爱梦幻中心:场所、建筑物、表象
147 6.威尼斯双年展1995:给我一个家,让我看电视
159 7.威尼斯双年展2000:少女与行者
163 Ⅲ.品牌、虚拟、圈地运动
163 1.正统、品牌、个性
173 2.风俗住宅
178 3.混凝土时代
181 4.虚拟世界
189 5.“美”的终结
194 6.圈地运动
203 结束语
207出处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