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OCR带书签 15MR202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图集(替代05MR202).pdf
附件大小:2.59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标准图集
分享会员:匿名用户
分享时间:2018-10-12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城市道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
图集号:15MR202(替代05MR202)
统一编号:GJBT-1357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谁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15]185号
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〇一五年八月一日
1编制依据
本图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建质函[2014]119
号)进行编制。
2设计依据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城镇道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城市广场、停车场及居住区道路的普通水泥混凝
土路面设计可参照本图集使用。
4构造要求
4.1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
4.1.1横缝设置要求
1)横缝包括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2)横向缩缝应采用假缝形式,顶部锯切宽度3~8mm、深度1/5~1/4板厚的槽口,槽口必须灌塞填缝料,快速路的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深20mm、宽6~10mm的浅槽口。快速路和主干路、特重及重交通道路、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三条横向缩缝应设置传力杆,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3)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与其他道路相交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处应设置横向胀缝,并根据施工温度、混凝土膨胀性确定胀缝道数。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桥涵、通道及隧道等固定构造物相衔接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毗邻构造物的板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或在长度为6~10倍板厚的范围内逐浙将板厚增加20%。
4)传力杆采用HPB300级钢筋,最外侧传力杆距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0~250mm。
5)水泥混凝土路面每日施工结束或因其他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横向缩缝处的横向施应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横向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确需设在横向缩缝之间的横向施工缝,应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4.1.2纵缝设置要求
1)纵缝包括施工缝和缩缝。
2)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上部锯切宽度3~8mm、深度30~40mm的槽口,并灌塞填缝料;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宽3~8mm的槽口,槽口深度为1/3板厚(粒料基层)或者2/5板厚(半刚性基层),并灌塞填缝料。
3)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设置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设置纵向缩缝。
4)纵缝在板厚中央处设置拉杆,拉杆采用HRB400级钢筋,拉杆中部100mm范围进行防锈处理,最外侧的拉杆距横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4.2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加筋
4.2.1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自由边下基础薄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的平缝时,在面板边缘下部可配置边缘钢筋。边缘钢筋布置在面板底面之上1/4板厚并不大于50mm处,采用2根直径12~16mm的HRB400级钢筋,间距100mm,最外侧边缘钢筋距自由边50mm,边缘钢筋距横缝50mm。两根边缘钢筋用直径10mm的HPB300级钢筋连接。
4.2.2承受特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和自由边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板角以及锐角板角宜布置角隅钢筋。角隅钢筋布置在水泥混凝土板顶面以下不小于50mm处,距接缝或自由边100mm,采用2根直径为12~16mm的HRB400级钢筋。
4.2.3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大于等于240mm时,应设置防裂钢筋网。
4.2.4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下有箱型构造物横向穿越且箱型构筑物顶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小于400mm或嵌入路面基层时,在距水泥混凝土面板顶面和底面1/4~1/3板厚处布设双层钢筋网;箱型构筑物顶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大于400mm但小于1200mm时,在距水泥混凝土面板顶面1/4~1/3板厚处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纵向布置范围:构造物顶宽及两侧各(H+1)m且不小于4.0m的范围(H为箱型构造物底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距离)。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配筋混凝土面层与相邻混凝土面层之间应设置传力杆缩缝。
4.2.5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下有圆形管状构造物横向穿越且构筑物顶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小于1200mm时,在距水泥混凝土面板顶面1/4~1/3板厚处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纵向布置范围:构造物两侧各(丑+1)m且不小于4m的范围(H为圆形管状构造物底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距离)。钢筋采用RB400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
4.2.6公交车停靠站范围内的面板在距混凝土面板顶面和底面50mm处应布设双层钢筋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
4.2.7雨水口和检查井周围1m范围在距混凝土面板顶面和底面50mm处布设双层钢筋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间距100mm。
4.2.8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桥头设有搭板时,在桥头搭板与混凝土面板间设置长6~10m的钢筋混凝土过渡板;桥头未设搭板时,在桥台与混凝土面板间设置长10~15m的钢筋混凝土过渡板。过渡板中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钢筋混凝土过渡板与混凝土面板间的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胀缝形式,过渡板与桥台搭板间的横缝采用设拉杆的平缝形式。
4.2.9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隧道路面相接时,在普通水泥混凝土面板侧设置长10~15m的钢筋混凝土过渡板(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钢筋混凝土过渡板与普通水泥混凝土面板间的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胀缝形式。
4.3.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衔接
4.3.1普通混凝土面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相接处,应设置不小于3m长的过渡段,过渡段沥青面层结构采用分层错台布置,其下层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4.3.2在混凝土过渡板与混凝土面板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直径为25mm、长700mm、间距400mm的拉杆(HRB400级钢筋)。普通混凝土路面面板毗邻上述接缝的1~2条横向接缝设置为胀缝。
4.4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分块设计
4.4.1纵缝间距按3~4.5m确定,且不宜设置在轮迹带上,横缝间距按4~6m确定。
4.4.2纵缝宜平行于路中线,横缝宜垂直于纵缝,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平面面积不宜大于25m2。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5贫混凝土基层上应铺设厚度不小于40mm的沥青混凝土夹层。无机结合料类稳定碎石基层上应设置厚度不小于6mm的沥青表面处治封层或适宜的膜层材料。
5选用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应按照《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的相关规定初拟路面结构组合,通过计算后最终确定面板厚度,亦可根据图集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图表”直接选用。
5.1水泥混凝土面板结构计算
5.1.1选取混凝土板的纵向边缘中部作为产生最大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
5.1.2标准轴载在四边自由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按下式计算:
Bt一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按下式计算:
(略)
15MR202图集PDF书签目录:
目录 6
总说明 7
快速路路面典型结构图表 15
主干路路面典型结构图表 19
次干路路面典型结构图表 23
支路路面典型结构图表 25
直线路段接缝平面布置示意图 27
曲线路段接缝平面布置示意图 28
纵向接缝构造图 29
横向施工缝构造图 30
横向缩缝构造图 31
胀缝构造图 32
边缘钢筋布置图 34
角隅钢筋布置图 35
箱形构筑物横穿道路处面层配筋图 36
圆形管状构筑物横穿道路处面层配筋图 38
公交车停靠站处面层配筋图 39
平算式雨水口处面层配筋图 40
砖砌圆形检查井处面层配筋图 43
砖砌方形检查井处面层配筋图 45
桥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筋图 48
隧道洞口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筋图 50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衔接构造图 51
Y型交叉口路面分块示意图 52
十字交叉口 正交 路面分块示意图 53
环形交叉口路面分块示意图 54
面板厚度计算示例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