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GB50007--200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 2002北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46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 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 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 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07-2002,自2002年4月 1日起施行。
其中,3.0.2、3.0.4、5.1.3、5.3.1、5.3.4、 5.3.10、6.1.1、6.3.1、6.4.1、7.2.7、7.2.8、8.2.7、8.4.5、 8.4.7、8.4.9、8.4.13、8.5.9、8.5.10、8.5.18、8.5.19、 9.1.3、9.1.6、9.2.8、10.1.1、10.1.6、10.1.8、10.2.9为强 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 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 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年2月20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 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 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I7一89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 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并以各 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科研、 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 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0章22个附录。
主要修订内容是:明确了 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 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 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 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 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设计方法;增加桩基 础沉降计算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 监测内容。
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 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具体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负 责。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 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 mail:tyjcabr(@sina..cn)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 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 Ⅱ
计研究院,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辽宁省建 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 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省寒地建研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建筑大 学,太原理工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主要起草人:黄熙龄滕延京王铁宏(以下按姓氏笔画排 列) 王公山王惠昌白晓红汪国烈吴学敏杨敏 周光孔周经文林立岩罗宇生陈如桂钟亮顾晓鲁 顾宝和侯光瑜袁炳麟袁内镇唐杰康黄求顺龚一鸣 裴捷潘凯云潘秋元
目次 1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主要符号 3 基本规定 4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11 4.1岩土的分类 11 4.2工程特性指标 14 5 地基计算 17 5.1基础埋置深度 17 5.2承载力计算 20 5.3 变形计算 25 5.4稳定性计算 29 6 山区地基 32 6.1一般规定 32 6.2 土岩组合地基 32 6.3 压实填土地基 34 6.4 滑坡防治 36 6.5 岩溶与土洞 38 6.6 土质边坡与重力式挡墙 40 6.7 岩石边坡与岩石锚杆挡墙 45 7 软弱地基 48 7.1 一般规定 48 7.2 利用与处理 48 7.3 建筑措施 49 7.4 结构措施 51 7.5 大面积地面荷载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