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带书签 GB51348-201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pdf

附件大小:30.69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GB5 1348-201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0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19年第314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348-2019,自2020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2.8、3.3.4、4.3.5、4.7.3、4.10.1、7.2.4、7.4.6、7.5.2、7.6.3、8.1.6、9.4.5、11.2.3、11.2.4、11.8.8、12.4.10、12.4.14、12.5.8、13.4.6、13.7.6、14.4.3、14.9.4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2008同时废止。

GB 51348-2019,GB 51348-2019 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电气设计标准,高清带书签 GB51348-201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pdf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供配电系统;4.变电所;5.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6.自备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电气装置接地和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防护;13.建筑电气防火;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公共广播与厅堂扩声系统;17.呼叫信号和信息发布系统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信息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智能化系统机房;24.建筑电气节能;25.建筑电气绿色设计;26.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取消了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一章;
2.增加了建筑电气节能、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三章;
3.对保留的各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和必要的修改。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1 总则 25
2 术语和缩略语 26
2.1 术语 26
2.2 缩略语 31
3 供配电系统 33
3.1 一般规定 33
3.2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33
3.3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35
3.4 电压等级选择和电能质量 37
3.5 负荷计算 39
3.6 无功补偿 40
4 变电所 41
4.1 一般规定 41
4.2 所址选择 41
4.3 配电变压器选择 42
4.4 主接线及电器选择 43
4.5 变电所型式和布置 45
4.6 35kV.20kV.10kV配电装置 48
4.7 低压配电装置 49
4.8 并联电力电容器装置 50
4.9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51
4.10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 52
4.11 对暖通及给水排水专业的要求 53
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 55
5.1 一般规定 55
5.2 继电保护的基本规定 55
5.3 配电变压器保护 57
5.420 kV或10kV线路保护 59
5.535 kV线路保护 60
5.635 kV.2OkV或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保护 61
5.7 并联电容器保护 61
5.810 kV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容量V2MW)保护 63
5.9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64
5.10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与正常电源的切换 64
5.11 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 65
5.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66
5.13 二次回路 67
5.14 中央信号装置 69
5.15 电气测量 71
5.16 电能计量 74
6 自备电源 77
6.1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77
6.2 应急电源 85
6.3 不间断电源 86
7 低压配电 88
7.1 一般规定 88
7.2 低压配电系统 88
7.3 特低电压配电 90
7.4 导体选择 92
7.5 低压电器的选择 97
7.6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100
7.7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 104
8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111
8.1 一般规定 111
8.2 直敷布线 112
8.3 刚性金属导管布线 112
8.4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 113
8.5 电缆桥架布线 114
8.6 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 116
8.7 电力电缆布线 117
8.8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 123
8.9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布线 124
8.10 母线槽布线 125
8.11 电气竖井内布线 125
8.12 铝合金电缆布线 127
8.13 照明母线槽布线 128
9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130
9.1 一般规定 130
9.2 电动机 130
9.3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138
9.4 自动旋转门、电动门、电动卷帘门和电动伸缩门窗 140
9.5 舞台用电及放映设备 141
9.6 医用设备 144
9.7 交流充电桩 145
9.8 其他用电设备 147
10 电气照明 150
10.1 —般规定 150
10.2 照明方式与种类 150
10.3 照度水平与照明质量 153
10.4 应急照明 156
10.5 照明光源与灯具 158
10.6 照明供电与控制 159
10.7 景观照明 161
11 民用建筑物防雷 164
11.1 一般规定 164
11.2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165
11.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166
11.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169
11.5 其他防雷保护措施 172
11.6 接闪器 175
11.7 引下线 178
11.8 接地网 179
11.9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181
11.10 防雷装置的材料要求 187
12 电气装置接地和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防护 193
12.1 一般规定 193
12.2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范围 193
12.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 194
12.4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和基本要求 195
12.5 接地装置 198
12.6 通用用电设备接地 200
12.7 保护等电位联结 201
12.8 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 202
12.9 智能化系统接地 203
12.10 潮湿场所的安全防护 204
13 建筑电气防火 212
13.1 一般规定 212
13.2 系统设置 212
13.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214
13.4 消防设施联动控制设计 217
13.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221
13.6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223
13.7 系统供电 226
13.8 线缆选择及敷设 230
13.9 非消防负荷线缆与通信电缆的选择 232
1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235
14.1 一般规定 235
14.2 入侵报警系统 236
14.3 视频监控系统 237
14.4 出入口控制系统 243
14.5 电子巡查系统 245
14.6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246
14.7 楼宇对讲系统 247
14.8 传输线路 248
14.9 安防监控中心 248
14.10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 249
14.11 应急响应系统 250
15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251
15.1 一般规定 251
15.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原则 251
15.3 有线电视系统接入 252
15.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253
15.5 自设前端 254
15.6 HFC接入分配网 255
15.7 IP接入分配网 256
15.8 传输线路选择 257
16 公共广播与厅堂扩声系统 259
16.1 一般规定 259
16.2 公共广播系统 260
16.3 厅堂扩声系统 261
16.4 设备选择 263
16.5 设备布置 265
16.6 线路及敷设 268
16.7 控制室 269
16.8 供电电源、防雷与接地 270
17 呼叫信号和信息发布系统 271
17.1 一般规定 271
17.2 呼叫信号系统设计 271
17.3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设计 275
17.4 时钟系统设计 277
17.5 设备选择及机房 279
17.6 供电电源、防雷与接地 280
1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81
18.1 一般规定 281
18.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结构 282
18.3 管理网络层 283
18.4 控制网络层 284
18.5 现场网络层 287
18.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 288
18.7 现场仪表的选择 290
18.8 冷热源系统监控 291
18.9 空调及通风系统监控 295
18.10 给水与排水系统监控 299
18.11 供配电系统监测 300
18.12 照明系统监控 301
18.13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监控 301
18.14 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 301
19 信息网络系统 303
19.1 一般规定 303
19.2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303
19.3 网络系统逻辑设计 304
19.4 网络系统物理设计 305
19.5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306
19.6 网络服务器选择 307
19.7 网络互联设计 307
19.8 网络应用规划 308
19.9 无线局域网络 308
20 通信网络系统 310
20.1 一般规定 310
20.2 信息接入系统 310
20.3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312
20.4 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315
20.5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322
20.6 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 325
20.7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326
20.8 会议系统 328
20.9 多媒体教学系统 339
21 综合布线系统 350
21.1 一般规定 350
21.2 系统设计 350
21.3 系统配置 357
21.4 系统指标 360
21.5 设备间及电信间 362
21.6 工作区设备 363
21.7 线缆选择和敷设 363
21.8 接地 365
22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367
22.1 一般规定 367
22.2 电磁环境卫生 367
22.3 供配电系统的谐波防治 369
22.4 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371
22.5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372
23 智能化系统机房 373
23.1 一般规定 373
23.2 机房设置 373
23.3 机房设计与布置 376
23.4 环境条件和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379
23.5 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383
23.6 消防与安全 384
24 建筑电气节能 386
24.1 一般规定 386
24.2 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386
24.3 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 388
24.4 动力装置的节能设计 390
24.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 390
24.6 其他 392
25 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393
25.1 一般规定 393
25.2 光伏发电系统 394
25.3 导光设备 397
25.4 能效监管系统 398
26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402
26.1 一般规定 402
26.2 园区综合管道 406
26.3 园区配线设施 411
26.4 建筑物引入管 413
26.5 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415
26.6 建筑物内配线设施 420
附录A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 423
附录B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及可接受的年平均雷击次数的计算 432
附录C浴盆和淋浴盆(间)区域的划分 437
附录D游泳池和戏水池区域的划分 440
附录E喷水池区域的划分 442
附录F声压级及扬声器所需功率计算 443
附录G各类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推荐值及缆线规格计算与选择 445
本标准用词说明 446
引用标准名录 44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