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220.99 K 8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0165-2021 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 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 Lithium ion cells and batteries used in stationary electronic equipments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1-04-30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40165-2021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条件 4.1试验的适用性 4.2试验的环境条件 4.3参数测量公差 4.4温度测量方法 4.5测试用充放电程序 4.6型式试验 5一般安全要求 5.1一般安全性的考虑 5.2安全工作参数 5.3标识和警示说明 5.4安全关键元器件 10 6电池电安全 10 6.1高温外部短路 10 6.2过充电. 6.3强制放电 11 7电池环境安全 11 7.1低气压 11 7.2温度循环. 7.3振动 12 7.4加速度冲击 13 7.5跌落 7.6重物冲击/挤压 7.7热滋用. 15 8电池组环境安全 15 8.1温度循环. 15 8.2振动 16 8.3加速度冲击 16
GB 40165-2021 8.4跌落... 16 9电池组系统功能性安全 9.1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要求 9.2试验样品要求 9.3过压充电控制 17 9.4过流充电控制 18 9.5欠压放电控制 18 9.6过载控制 18 9.7短路控制. 18 9.8反向充电 18 9.9过热控制 19 9.10静电放电 19 10系统安全 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顺序 20 参考文献.
GB40165-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GB 40165-2021 引言 本标准仅考虑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以提供对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护,面不涉 及性能和功能特性。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要求进一步修订本标准。
在本标准范围内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导致的危险是指: 漏液,可能会直接对人体构成化学腐蚀危害,或导致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内部绝缘失效间接造 成电击、着火等危险: 一起火,直接烧伤人体,或对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造成着火危险; 一爆炸,直接危害人体,或损毁设备; 一过热,直接对人体引起灼伤,或导致绝缘等级下降和安全元器件性能降低,或引燃可燃液体; 一电击,由于电流流过人体面引起的伤害,例如烧伤、肌肉癌率、心室纤维性颜动等。
对于输出电压超过安全电压限值(直流60V)的电泡组,可能直接会引发电击危险。
而对于通过递 变后能够产生超过安全电压限值(直流60V或者交流峰值42.4V)的电池组,也同样可能会引发电击 危险。
在确定电池或电池组采用何种设计方案时的优先次序: 首先,如有可能,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材料; 一其次,如果无法实行以上原则,那么需设计保护装置,减少或消除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如增加保 护装置等: 一最后,不能彻底避免的残留危险采用标识和说明。
上述原则不能代替本标准的详细要求,只是让设计者了解这些要求所依据的原则。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性与其材料选择、设计、生产工艺、运输及使用条件有关。
其中使用条 件包含了正常使用条件、可预见的误用条件和可预见的故障条件,还包括影响其安全的环境条件诸如温 度、海拔等因素。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覆盖上述因素对人员引起的危险,人员是指维修人员和使用 人员, 维修人员是指电子设备及其电池的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在有明显危险时可以运用专业技能避免可 能的伤害。
但是,需对维修人员就意外危险进行防护,例如用标识或警示说明以提醒维修人员有残留的 危险。
使用人员是指除维修人员以外的人员。
安全保护要求是假定使用人员未经过如何识别危险的 培训,但不会故意制造危险状况而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