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详解+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DB11/T632-2009)
附件大小:6.17MB附件格式:2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pt pdf
所属分类:站长精选
分享会员:奇~衡~三~
分享时间:2022-03-22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古树名木被人们誉为活化石,是适应生态环境和前人保护自然的结果。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古树名木以其独具的科研、科普、历史、人文和旅游价值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一个地方的绿色名片。但由于各种原因,古树名木衰老死亡的现象时常发生。 本文讲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您解读古树名木复壮技术。
1、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分析
2、古树名木生长衰弱表现
3、古树名木衰弱诊断
4、古树名木复壮措施
1、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分析
古树名木衰老枯死,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内因
古树名木树龄大,生活力低,再加上树型较高大,因而抗病虫害侵染力低,抗风雨侵蚀力弱,这是其衰败的内因所在。
1.2外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影响
①极端气候原因。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风霜岁月,屡受严寒酷暑,大涝大旱等恶劣气候的侵袭,造成皮开干裂,根裸枝残等现象,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濒临死亡。
②雷电火灾等原因。古树一般树冠高大,如遇雷击,轻则树体烧伤、断枝、折干,重则焚毁,造成树体严重损坏。
③地下水位的升降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树木周围地下水位的改变,使树木根系长期浸于水中,导致根系腐烂;或长期干涸,导致枯萎。
④病虫害原因。古树经历了上百年时间,其先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但因其过于衰老,生长量小,也易遭病虫危害。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地区和国家的物质交流日益频繁,即使检疫也避免不了病虫的侵染传播,如白蚁、松树线虫和美国白蛾。因此,决不能因古树先天抵抗力强而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
⑤野生动物的危害。许多古树的根、皮、叶、花、果是野生动物和各种昆虫的良好食物,许多兽类和虫鸟凿树为洞,以洞为巢,以树根、树皮、树叶及花果为食,日积月累,树体受长年的虫蛀兽咬,导致树体残缺不全。
(2)人为因素影响
①工程建设的影响。各类工程建设中,如城区改造、修路、架桥、建水库等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古树名木断根过粗、过多,修剪过重,造成其衰败,直至死亡。
②人为活动引起土壤板结。在城市、公园、名胜古迹等处,凡有古树名木之处,必是游人云集之所,游人频繁践踏,致使树体周围土壤板结,密度增大,严重影响土壤的气体交换、根系活动和正常生长。
③各种污染的影响。古树名木周围的污染,如化工、印染厂等排放的废水废气,不仅污染了空气及河流,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体,更有甚者在古树名木根部倾倒工业废料,使树体周围土壤酸碱浓度、重金属离子大量增加,土壤理化性能恶化,使其根系受到或轻或重的伤害。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抑制叶片的呼吸,破坏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使其逐年衰败枯死。
④人为造成的直接损害。烟熏、火烤、刻字留念、晨练攀拉,更有人迷信地将古树的叶、枝、皮采回入药,其中以剥掉树皮的伤害最大。还有砍枝、撞击、移栽等行为直接导致树体受损。
⑤管理不当影响。如修剪过重,超过了树的再生能力,施药浓度过大造成的药害,肥料浓度把握不当造成烧根,人为的破坏造成古树生长衰退。
2、古树名木生长衰弱表现
2.1地下部分首先开始:地上部症状明显表现以前,外表不易发现。出现3种不同类型:
(1)根长期离心生长使树干周围根系少,发育根和吸收根群分布外移到滴水线附近或更远;
(2)根部开始向心生长,先端根死亡,滴水线外发育根和吸收根回缩内移;有的大根死亡;
(3)根系分散、冗长,大根死亡数量超过限度,无明显发育根和吸收根群,根系大量死亡。
2.2地上部分树冠也出现3种衰弱类型:
(1)树冠下部的外围健康,冠顶中心衰弱;
(2)树冠下枝和外围枝衰弱或枯死,冠中心常萌发新枝;
(3)树冠整体枝叶稀疏、萎缩,发枝量少而弱;冠下部枝大量枯萎。
2.3树干:树皮裂缝变浅,死节进水,形 成不断扩大的木质腐朽,树干中空成洞和干枝纵 向劈裂,出现伤流、流脂;
2.4叶:阔叶树叶片放叶晚,叶小、叶少、叶薄,在干旱季节或夏末、秋初黄化、变色、焦边和早落,小枝顶端叶片常呈簇生状;
最后,生态环境恶变,有害生物大量 入侵,特别是枝干害虫和干部病害,促进全株迅速死亡。
3、古树名木衰弱诊断
生态因素和古树自然老化因素是古树衰亡的两大基本原因。古树年老,自然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我们的责任是尽可能主动的采取各种力所能及的益寿措施,延缓其衰老,延长其寿命。因此古树养护的重点应放在长期复壮(保健)上,应急抢救(治疗)应是第二位的。
古树在其生长发育的长期过程中,不适宜的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使古树生长的生态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由此导致生态系统中各个相连因素间的动态关系发生失调和失衡,从而引 发树木抵抗和免疫力下降,各种有害生物便乘虚而入,交叉为害和互相促进、转化,久而久之形成树木致命性伤害,直至死亡。
古树在衰亡发生过程中,至少有三个因素起作用,包括诱导因素、激化因素和促进因素:
(1)诱导因素。是最先诱导古树开始衰亡的因素,包括养护管理长期不善,气候条件不适宜,土壤水分失调,土壤空气缺乏,氧化还原态异常,下部侧枝稀少,周围杂树(刺槐、核桃)竞争等。诱导因素是对树木起长期作用的因子。
(2)激化因素。是第二阶段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叶部害虫、霜害、雪害、冻害、热害、旱害、烟害、盐害、酸雨、雷击、火烧、风折、毒气泄露、机械损伤和建筑施工等。对树木的作用是短期的,但比较剧烈和快速,直接损害寄主,使诱发因素的作用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3)促进因素。是第三阶段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蛀干害虫、溃疡病菌、病毒、根腐菌等。对古树的作用是长期的,使原来生长不良的古树进一步衰弱直至死亡。 这三类因素的作用是综合、重叠和复杂的。诱发因素虽然是首先起作用的因素,由于它的作用是长期的,所以它的影响可以延续到最后。激化因素的作用虽然是短期的,但它可以不止一次地反复加害于古树,为害性更大。
古树衰亡可以由许多互换因素引起,可由某种因素影响所致,也可以由第二种或第三种因素所致。
非侵染性弱寄生病原真菌和次期性害虫仅仅是古树衰亡的促进因素,不是基本原因,然而它们常常被误认为是古树衰亡的主要原因。
气候灾变和立地条件的不合适几乎总是古树衰亡的主要诱发因素,但他们的致命作用往往不明显。
在古树衰弱的诊断中如何寻找主要病因,必须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做到“四查”:地上异常查地下,地下重点查土壤,土壤主要查水气,水气首先查须根。
4、古树名木复壮措施
(1)复壮的技术措施之一—复壮沟及通气孔
针对生长势较差的古树进行复壮沟及通气孔复壮。复壮沟适用于平坦的绿地中。复壮沟的位置在古树树冠投影的边缘,数量为两条呈对称分布,每条沟宽60厘米,深60厘米,长4米左右(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开沟过程中,尽量保留根系的完好。
附件2
ICS65.020 B65
备案号:24638-2009
DB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ion and rejuvenation of ancient famous woody plants
2009-02-06发布
2009-05-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在进行保护复壮时的总则要求和生长环境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树体防腐填充修补、树体支撑加固、枝条整理、围栏保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DB11/T478-2007古树名木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古树ancient woody plants
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3.2名木famous woody plants
指珍贵、稀有树木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3.3树冠投影crown projection
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按树冠最外周圆的重垂直投影而定其周界。
3.4复壮rejuvenation
对生长衰弱、濒危古树名木通过改善其生长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以达到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
3.5硬支撑sol id propping
是指从地面至古树斜体支撑点用硬质柱体支撑的方法。
3.6拉纤branch-towing
是指在主干或大侧枝上选择一牵引点,在附着体上选择另一牵引点,两点之间用弹性材料牵引的方法。
4总则
4.1衰弱、濒危古树名木在复壮前,应根据其生长状况和生长环境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分析,
查明原因:
a)分析地上、地下环境中是否有妨得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因子。
b)分析、检测根区土壤板结、干早、水涝、营养状况及污染等情况。
c)查阅档案,了解以往的管护情况和生长状况。
4.2综合现场诊断和测试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保护复壮方案。
4.3保护复壮方案应经专家组论证同意后,方可实施。
4.4保护复壮工程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4.5保护复壮工程完成后,应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4.6管护责任单位(人)要定期检查,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档案。
5生长环境改良
5.1地上环境改良
5.1.1古树名木地上环境改良应达到DB11/T478-2007中第6.1条的规定。
5.1.2按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拆除古树名木周边影响其正常生长的违章建筑和设施:属于历史遗留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改造时应为古树名木留足保护范围。
5.1.3伐除古树名木周围对其生长有不良影响的植物,修剪影响古树名木光照的周边树木枝条。可选择种植有益古树名木生长的植物。
5.1.4有树堰的古树名木,可根据环境铺设不同形式的树堰覆盖物,防止践踏。
5.1.5古树名木周围铺装地面应采用透气铺装,并留出至少3m×3m的树堰。具体技术按附录A.1.2.2的规定执行。
5.1.6周围没有避雷装置的古树名木,应安装避雷装置。
5.1.7生长于平地的古树名木,裸露地表的根应加以保护,防止践踏:生长于坡地且树根周围出现水土流失的古树名木,应砌石墙护坡,填土护根。护墙高度、长度及走向据地势而定:生长于河道、水系边的古树名木,应据周边环境用石驳、木桩等进行护岸加固,保护根系。
5.1.8主干被深埋的古树,应分期进行人工清除堆土,露出根茎结合部。
5.2地下环境改良
5.2.1古树名木地下环境改良应达到DB11/T478一2007中第6.1条的规定。
5.2.2土壤密实板结,通气不良,可采取挖复壮沟等土壤改良技术,结合土壤通气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单株古树可挖4~6条复壮沟,群株古树可在古树之间设置2~3条复壮沟。复壮沟可与通气管(井)相连接,大小和形状因环境而定,也可根据情况单独竖向埋设通气管。具体技术按附录A.1的规定执行。
5.2.3土壤干早缺水,应及时进行根部缓流瓷水,浇足浇透,不得使用喷灌,不得使用再生水:当土壤含水量大,影响根系正常生长时,则应采取措施排涝。
5.2.4土壤被污染时,应根据污染物不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造,清除污染源。必要时可换当地熟土,并补充复壮基质。
5.2.5依据士壤肥力状况和古树名木生长需要,适量施肥,平衡士壤中矿质营养,可结合复壮沟和地面打孔、挖穴等技术进行。根施肥料应经过充分腐熟。
5.2.6地面有通透性差的硬铺装,应拆除吸收根分布区的铺装。同时可结合复壮沟或地面打孔、挖穴等技术改良土壤。
6有害生物防治
6.1根据古树名木周围环境特点,加强有害生物日常监测。具体技术按附录A.2规定执行。
6.2根据古树名木树种、生长状况确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点对象。
6.3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7树体防腐、填充、修补
7.1古树名木树体皮层或木质部腐朽腐烂,造成主干、枝干形成空洞或轮廓缺失,应首先进行防腐处理并结合景观进行填充修补。具体技术按附录A.3的规定执行。
剩余内容请下载附件查看
文件1: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详解(5.83MB)
文件2: DB11/T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348.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