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630-2019 磁浮铁路技术标准(试行)

附件大小:23.65MB
附件格式: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磁浮铁路技术标准(试行)
Standard for Technology of Maglev Railway (Trial)
TB10630—2019
J2739—2019
主编单位: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20年1月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年·北京

TB 10630-2019,磁浮铁路技术标准,铁路,TB 10630-2019 磁浮铁路技术标准(试行)

为规范和引导磁浮铁路技术发展,统一磁浮铁路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主要技术标准,在系统总结磁浮铁路技术研究成果和建设运营实践经验、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按常导短定子磁浮系统和常导长定子磁浮系统两种制式编制,统一了限界、轨距、活载、轨道基准面等基本技术要求及车辆主要技术规格,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
本标准由5章组成,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常导短定子磁浮系统、常导长定子磁浮系统,另有1个附录。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明确了常导短定子和常导长定子两种磁浮制式的适用范围。
2.提出了磁浮铁路总体设计原则及通用技术要求。
3.统一了磁浮车辆的技术规格、加减速性能等主要指标。
4.规定了线路平面、纵断面及横坡等技术参数。
5.规定了轨道结构的组成、静态平顺度及设计要求。
6.规定了桥梁结构设计荷载和结构设计要求。
7.规定了气动效应条件下隧道结构、防灾疏散救援等技术要求。
8.规定了外部电源、牵引供电电压、授流方式、接地等技术要求。
9.规定了运行控制系统组成、安全等级等技术要求。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东七道109号,邮政编码:300308),并抄送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B座,邮政编码:100055),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技术总负责人:安路生、郑健、严贺祥。
主编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湖南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胡叙洪、伍卫凡、朱海军、李鸿江、张卫华、徐银光、曾国保、田苗盛、杨其振、苏伟、张继清、杨振龙、何永发、彭良勇、张雷、武长海、朱正清、左峰、靖仕元、齐洪峰、梁潇、鄢巨平、付善强、王国军、刘重庆、张宝文、徐鹏、颜志华、张亚丽、徐平伟、伊兴芳、林森斌、张海波、苏堤、夏冷、陈瑞朝、于行健、李国胜、牟瀚林、闫一凡、佟来生、蔡文锋、王大为、刘长志、邓自刚、候占林、刘忠臣、钟虞全、郭海霞、赵华卫、李大成。
主要审查人:曾会欣、刘万明、刘燕、吴冬华、党立、薛吉岗、刘珀、杨鹏健、孙树礼、王玉泽、朱丹、陈红念、赵秀、徐升桥、杨修伟、程慧林、江成、孙海富、罗松、李明高、孙吉良、徐洪泽、马卫华、黄靖宇、龙志强、葛琼璇、韩振江、唐抗尼、李晓春。

注:不含条文说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qwer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