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钢管混凝土是发展前景广阔的-种结构形式,它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 高耸、重载发展和承受恶劣条件的需要,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工业化要求,正被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桥梁和地下等结构中,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建筑效果,已成为结构工程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十几年来钢管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增 多,发展速度之快惊人,寻求更为合理和完善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和设计 方法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者及其课题组的成员对工程中 常用的圆形和方、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如下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性能。
2)长期荷载作用的影响。
3)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
4)耐火性能和抗火设计方法。
5)火灾后的力学性能。
6)钢管初应力的影响。
7)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
8)薄壁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9)采用高性能材料的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等。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实质在于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互 补,这种相互作用,使钢管混凝土具有系列优越的力学性能,同时也导致其力 学性能的复杂性,因此,如何合理地估计这种相互作用的“效应”成为迫切需要 解决的钢管混凝土理论研究热点课题。
从广大设计部门的角度考虑,不仅希望这 一问题在理论上取得较透彻的解决,而且更希望能进一步提供便于工程设计人员 使用的实用没计方法。
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其 最终目的也应该是更好地为实际应用服务。
按照这一指导原则,作者及其课题组成员在进行上述钢管混凝土若干方面问 题的研究时,大都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的基础上,提出能够进行钢管混凝土构件荷载-变形全过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2)根据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实验研究,从而 更加全面地验证全过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利用理论分析模型,对影响钢管混凝土性能的基本参数(包括物理参数、几 i
何参数和荷载参数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对所 得大量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考察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最 后从理论高度进行概括,提出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设计方法。
课题组取得的研究成果最近几年陆续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 表,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这些成果还受到了国内工程界的重视。
有关钢 管混凝土静力和动力性能方面的成果被国家电力行业标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 计规程》(DL/T5085-1999)(1999)、国家军用标准《战时军港抢修早强型组合结 构技术规程》(GJB4142-2000)(2001)和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DBJ13-51-2003)(2003)系统采用;有关钢管混凝土耐火性能方 面的成果已在高度为291.6rm的深圳赛格广场大厦圆钢管混凝土柱以及国家经贸 委产业化重点项目杭州瑞丰国际商务大厦方钢管混凝土柱的防火设计中应用,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建筑效果。
该项成果随后被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钢 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3-51-2003)(200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 准《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钢结构防 火技术规范》(2003)等规程采用。
构》一书中发表,自那以来,这些成果一直得到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书内容的研究工作先后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和重大项目以及澳大利 亚ARC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 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内容应该十分丰富多彩。
科学是不断 发展的,人们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虽然作者已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 辛勤工作,但本书的一些论点也仅代表作者当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鉴于所探讨 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某些论点定会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化和扩大而得到改进,这是 必然的,也是应当的。
因而,对本书存在的不足之处,谨请读者批评指正。
我诚挚感谢为本书面世做出贡献的朋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教授、赵 国藩教授和沈世钊教授在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给予了许多被励和帮助:国 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阎善章高级工程师、福建省建筑设计院的龚昌基 高级工程师、福州大学的陈宝春教授、郑州铁路局和济南铁路局的乔景川和于连 波高级工程师、深圳市赛格广场投资有限公司的蔡延义和陈立祖高级工程师、铁 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的孙忠飞高级工程师、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王怀忠高级工程 师、中建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