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379.6-2009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
附件大小:1.87MB附件格式:
所属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qwer
上传时间:2022-08-29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 03.120.30 A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379.6一2009/IS05725-6:199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
Accuracy (trueness and precision)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Part 6:Use in practice of accuracy values
(IS05725-6:1994,IDT)
2009-03-13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37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其结构及对应的国际标准为:
一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IS05725-1:1994,DT);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基本方法(IS05725-2:1994IDT);
一第3部分: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中间度量(IS05725-3:1994,IDT);
一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IS05725-4:1994,IDT);
一一第5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可替代方法(IS05725-5:1998,IDT);
一一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IS05725-6:1994,IDT)。
本部分为GB/T6379的第6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5725-6:199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及IS0于2001-10-15发布的对1994版IS05725-6的技术修改单。对ISO5725-6:1994的错误作了如下更正:
一根据计算结果,重新绘制了图10;
一原表6中x1合计16.84一项计算错误,改为16.74。
GB/T6379第1部分至第6部分作为一个整体代替GB/T6379一1986及GB/T11792一1989。标准中将原精密度概念加以扩展,增加了正确度概念,统称为准确度;除重复性条件和再现性条件外,增加了中间精密度条件。
本部分的内容部分代替GB/T6379一1986和GB/T11792一1989。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成明、冯士雍、张震坤、姜健、周崎、丁文兴、宋武元、于振凡、李政军、肖惠、刘建斌、陈玉忠。
本部分于2009年首次发布。
内容索引:
前言Ⅰ
引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限的确定2
4.1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2
4.2基于超过两个值的比较2
5检查测试结果可接收性的方法及确定最终报告结果3
5.1总则…3
5.2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收性的检查方法4
5.3在再现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收性的检查方法9
6实验室内检查测试结果稳定性的方法…10
6.1背景……10
6.2检查稳定性的方法…11
7重复性标准差和再现性标准差在实验室评定中的应用…22
7.1评定方法…22
7.2由未经评定的实验室使用的测量方法的评估…23
7.3对已认可实验室的再评定…25
8与可替代测量方法的比较…29
8.1考虑可替代测量方法的原因…29
8.2比较测量方法的目的…………29
8.3方法B:作为候选的可替代标准方法(“标准化试验”未确立)29
8.4准确度试验……30
8.5方法B作为候选的常规方法35
附录A(规范性附录)GB/T6379所用的符号与缩略语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