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带书签 CJJ/T 3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附件大小:4.12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海风
分享时间:2022-09-13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T34-2022
备案号J107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urban heating network
2022-04-29发布
2022-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 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耗热量;4.供热介质;5.管网形式;6.供热调节;7.水力计算;8.管网布置与敷设;9.管道应力和作用力计算;10.厂站;11.保温与防腐;12.供配电与照明;13.热工监测与控制。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2.调整了民用建筑供暖热负荷指标;3.降低了热水供热管网的回水温度推荐值;4.删除了开式热水管网的相关规定;5.调整了部分水力计算参数;6.增加了分布循环泵式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要求;7.增加了长输管线、隔压站及综合管廊的有关规定;8.调整了管道材料的规定;9.增加了地上敷设或管沟敷设管道的应力验算;10.增加了架空、管沟和直埋敷设方式供热管道的保温计算;11.将街区管网改为庭院管网,其内容拆分至各有关章节中。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1总则
1.0.1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我国城镇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热水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蒸汽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热源出口至建筑热力人口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供热管网的设计。
1.0.3城镇供热管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乡镇规划的要求,并应与环境相协调。
1.0.4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地区进行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膨胀张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的规定。
1.0.5
城镇供热管网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供热管网heating network
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道系统。
2.0.2输送干线transmission mains
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超过2km无分支管的干线。
2.0.3输配千线distribution pipelines
有分支管接出的干线。
2.0.4长输管线long distance pipeline
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超过20km的热水管线。
2.0.5庭院管网block hot-water heating network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热源出口至建筑热力人口,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不大于85℃,与热用户室内系统直接连接的热水供热管网。
2.0.6动态水力分析dynamical hydraulic analysis
分析供热管网由于运行状态突变引起的压力瞬态变化。
2.0.7多热源供热系统heating system with multi-heat sources
具有多个热源的供热系统。
2.0.8分别运行independent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多热源供热系统,用阀门分隔各热源的供热范围,各热源独立供热的运行方式。
2.0.9解列运行separately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多热源供热系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用阀门逐步调整基本热源和调峰热源供热范围的运行方式。
2.0.10联网运行pooled operation of multi-heat sources
多热源供热系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调峰热源与基本热源共同在供热管网中供热的运行方式。
2.0.11最低保证率minimum heating rate
事故工况下,用户供暖设备防冻所需的最低热负荷与设计热负荷的比率。
2.0.12无补偿敷设installation without compensator
直埋热水管道,直管段不采取人为设置补偿措施的敷设方式。
2.0.13热力站heating substation
用于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计量供给用户热量的设施。
2.0.l4中继泵站boosting pump station
热水供热管网中根据水力工况,在输送千线或输配干线上设置的水泵等设施。
2.0.15隔压站pressure isolation station
在供热干线上将管网分成相互独立的压力系统的设施。
2.0.16组合使用型补偿器combined type expansion joint
与管道弯头组合成组进行热补偿的补偿器。
3耗热量
3.1热负荷
3.1.1供热管网支线、庭院管网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宜采用经核实的建筑设计热负荷,同时应考虑热网输送热损失。
3.1.2当无建筑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4供热介质
4.1介质选择
4.1.1仅承担建筑物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的供热管网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
4.1.2同时承担生产工艺热负荷和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的供热管网,宜采用同一种供热介质,供热介质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略)
PDF书签目录:
目次 7
1总则 11
2术语 12
3耗热量 14
3.1热负荷 14
3.2年耗热量 18
4供热介质 20
4.1介质选择 20
4.2介质参数 20
4.3水质 21
5管网形式 22
6供热调节 24
7水力计算 25
7.1一般规定 25
7.2设计流量 26
7.3计算参数 27
7.4压力工况 29
7.5水泵选择 30
8管网布置与敷设 33
8.1管网布置 33
8.2管道敷设 34
8.3管道材料及连接 37
8.4热补偿 38
8.5附件与设施 38
9管道应力和作用力计算 42
10厂站 44
10.1一般规定 44
10.2中继泵站 45
10.3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46
10.4蒸汽热力站 49
11保温与防腐 51
11.1一般规定 51
11.2保温计算 52
11.3保温结构 55
11.4防腐 55
12供配电与照明 56
12.1一般规定 56
12.2供配电 56
12.3照明 57
13热工监测与控制 58
13.1一般规定 58
13.2管网参数监测与控制 58
13.3中继泵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59
13.4热力站和隔压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60
13.5管网监控系统 61
附录A供热管网与建(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距离 63
附录B地上敷设或管沟敷设钢质管道应力验算 67
附录C供热管道保温计算 70
本标准用词说明 77
引用标准名录 78
附:条文说明 79
编制说明 80
目次 81
1总则 83
2术语 85
3耗热量 88
3.1热负荷 88
3.2年耗热量 94
4供热介质 98
4.1介质选择 98
4.2介质参数 99
4.3水质 101
5管网形式 104
6供热调节 107
7水力计算 111
7.1一般规定 111
7.2设计流量 113
7.3计算参数 116
7.4压力工况 119
7.5水泵选择 121
8管网布置与敷设 124
8.1管网布置 124
8.2管道敷设 126
8.3管道材料及连接 130
8.4热补偿 133
8.5附件与设施 135
9管道应力和作用力计算 139
10厂站 144
10.1一般规定 144
10.2中继泵站 145
10.3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145
10.4蒸汽热力站 150
11保温与防腐 152
11.1一般规定 152
11.2保温计算 155
11.3保温结构 157
11.4防腐 158
12供配电与照明 159
12.1一般规定 159
12.2供配电 159
12.3照明 160
13热工监测与控制 161
13.1一般规定 161
13.2管网参数监测与控制 161
13.3中继泵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163
13.4热力站和隔压站参数监测与控制 164
13.5管网监控系统 165
封底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