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122-2020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df

附件大小:1.5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 07.060
D10
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22-2020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
Spec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survey
2020-09-01  发布
2020-12-01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122-2020,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调查规范,DB14/T 2122-2020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武、刘瑾、张鹏隆、裴萃、徐萍、智栓根、段鹏、谭保国、曹金亮、李军、杨磊、陈赤洲、吕义清、龙建辉、牛亦航、宫建武、胡慧霞、陈元明、冯国瑞。
本标准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负责解释。

内容摘抄: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及不稳定斜坡调查的目的任务、调查内容、基本调查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Z/T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DZ/T0283-2015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DZ/T0284-2015地质灾害排查规范
DZ/T0286-20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质灾害
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2地质现象
未引起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损失的不良地质作用。
3.3地质灾害隐患
通常指通过地形、地质和彩响因素调查,初步推测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区段。
3.4地质环境条件
指与地质灾害形成和发展有关的所有地质要素和相关圈层要素的综合。
3.5滑坡
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质弱面向下向外滑动。滑坡通常具有双重含义,重力滑动过程,或指重力滑动的地质体和堆积体。
3.6崩塌

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边坡突然加速期落、滚落或跳跃,具有明显的拉断或倾覆。
3.7泥石流
山区沟谷或坡面在降闲、融冰、决提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物质的流体。
3.8地裂缝
受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影响,地表岩土体开裂,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现象,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规律。
3.9枸造地裂缝
由构造运动(多为断层活动)造成的地表开裂。
3.10地面塌陷
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紫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地质现象。
3.11地面沉降
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松散地层压缩所导致的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包括在其发育过程中伴生的裂缝现象。
3.12不稳定斜坡
具有壩滑、倾倒或侧向拉裂等变形特征或趋势的斜坡。
3.13复合型地质灾害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灾种组合特征的地质灾害。
3.14地质灾害调查
为确定地质灾害类型、空间分布、危害性,以及了解某一具体地质灾害体的周围环境特征等,开展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工作。
3.15地质灾害勘查
通过调查、测绘、制探等手段,对地质灾害彩区进行的地质工作,损交综合报告和图件。
3.16地质灾害测绘
以实地地质灾害填图为主要途径,对地质灾害体地表形态、结构特征、控制因紫,危害性等开展的综合观察研究工作,
3.17地质灾害调查比例尺
反映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详细程度的尺度,通常以地质灾害调查时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尺火小来体现对工作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详细程度。
3.18地质灾害调查精度
指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质量要求,即对工作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所达到的详细和准确程度。地质灾害调查的性质、比例尺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不同,其精度要求也不同。
3.19地质灾害易发区
具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
3.20地质灾害危险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可能对生命财产构成危害的区段。
3.21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
依据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的工作。
3.22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综合考虑地质、地理条件、触发因素和潜在社会经济损失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的工作。
4总则
4.1任务
4.1.1调查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的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
4.1.2对已发生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紫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4.1.3对县城、村镇、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重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
4.1.4开展调查区域内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4.2基本要求
4.2.1点调查
4.2.1.1点调查包括地质灾害点调查、地质现欧点调查与地质环境点调查。调查重点为灾害点调查。地质环境点的选取应真实、准确反映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4.2.1.2地质环境点包括地貌点、地层岩性点、地质构造点、水文地质点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点等。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9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记录表择类填写。
4.2.1.3根据已球握资料和群众报险线索,对所有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范围应包括所有可能对地质灾害发育有影响或可能致灾的不良地质灾害现欧发育地段。对滑坡、湖圾、泥石流易发生的沟谷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水库、输油(气)管线等应进行追索法调查。
4.2.1.4调查应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绘和勘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开展。对威胁集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居民点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规摸大且稳定性较差的灾害体应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绘: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危害程度火或具有典型结构和演化特征的灾害点,宜布设适当钻怀、山地工程、物探等工作量,了解岩土体结构,获取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
4.2.1.5应加强对复合型地质灾害的认识和评估,北其应评估地面塌陷彩响范围内山体滑坡、崩塌发生的可能性。
4.2.2面调查
4.2.2.1采用遥感和网格控制调查,对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及修测,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演化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等地质环境条件:了解已发生灾害点的区域分布、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了解隐患点分布范围、规祺、结构特征、影响因紫和诱发因素等,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4.2.2.2调查路线宣亚直岩层是向、构造线走向以及地貌变化显著的方向进行布设。线路间距应适当,要对整个区域地质环境发育条件做到控荆性调查。
4.3调查精度
4.3.1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的性质、危害对象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调查精度,以地质灾害测绘比例尺来体现,
4.3.2地质灾害测绘比例尺按危害对象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见表1。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巧克力布丁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