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pdf

附件大小:0.83MB
附件格式: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CFG桩,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桩,湿陷性黄土,灰土挤密桩,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pdf

[摘要]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某高层剪力墙结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讨论了C℉G灰土挤密桩的作用机理,对两种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检测表明,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湿陷性,结合CFG桩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可充分发挥两种桩型各自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关键词]地基;桩;CF℃桩;灰土挤密桩;多桩型复合地基;湿陷性黄土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加固机理
1.1灰土挤密桩消除地基湿陷性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一定体积比例(2:8或3:7)拌合,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灰土挤密桩法是利用钢套管或振动沉管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横向挤压作用,使地基土加密,然后在孔中填入灰土后夯实而成灰土桩。其作用是通过挤密地基部分或全部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并适当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均匀地基变形。但是,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的2倍,且宜≤250kPa。对建筑物荷载较大的情况,单一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并不能满足上部建筑的荷载要求,需结合其他地基处理形式方能达到承载力设计要求。

2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2.1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不同桩型荷载分担比,通常将分担荷载最大的桩型定义为主控桩,其余定义为辅助桩,本工程实例中CFG桩为主控桩,灰土挤密桩为辅助桩。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一2012中相关设计要求,计算具有黏结强度的两种桩组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如下公式:(略)

3.2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由于基础持力层位于第2层湿陷性粉土层,地基承载力为140kPa,不满足承载力要求。针对本工程需要消除地基土湿陷性和提高地基土承载力两项要求,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辅助桩为桩径400mm的灰土挤密桩,桩长5m,穿透湿陷性土层,要求消除桩长范围内全部湿陷性。三角形布桩,桩间距1000mm,平面布置为筏板外2m范围内,施工
工艺采用振动沉管成孔。孔内填料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0.97。主控桩为桩径400mm的CFG桩,桩长8m,桩端持力层为第3层粉质黏土层。采用三角形布桩,桩间距10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15,采用长螺旋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工艺。
主、辅桩的桩位平面如图1所示。主、辅桩施工顺序为首先进行灰土挤密桩施工,完成后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主控桩CFG桩的施工。在基础垫层和桩顶之间铺设300mm厚灰土褥垫层,压实系数≥0.97。要求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320kPa。复合地基剖面如图2所示。

(略)

4结语
1)分析了灰土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作用机理。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灰土挤密桩和CFG桩可以有效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小地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满足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和安全性要求。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巧克力布丁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