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复合地基内部基坑信息化施工优化技术*

附件大小:1.12MB
附件格式: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大面积复合地基内部基坑信息化施工优化技术*
董希祥1,周婷婷2,李连祥2
(1.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300:2.山东大学基坑与深基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
[摘要]济南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采用了大面积复合地基,其舞台台仓基坑位于CG复合地基内部。由于国内外相关领域尚无C℃复合地基的侧向变形和侧压力研究成果,基坑支护结构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舞台台仓锚拉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将3排锚索改为1排,获得了良好的技术和工期效益。

基坑信息化施工优化技术*,大面积复合地基内部基坑信息化施工优化技术*,大面积复合地基内部基坑信息化施工优化技术*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1.1台仓基坑概况
济南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采用了筏板基础+CFG复合地基设计,其舞台台仓位于复合地基内部。台仓平面尺寸为64m×42m,形状呈不规则“T”字形,如图1所示。台仓顶部高程错落,基坑开挖深度不尽相同,基坑四周侧壁高分别为12.9,10.55,7.6m。

2信息化施工方案
2.1系统监测设计及布置
基于工程的重要性、岩土工程理论和计算分析的不确定性,台仓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监测,如图4所示。及时监测,反馈设计,控制变形,指导施工并预测后续开挖与支护过程周边CFG基桩的变化。

3动态施工与动态设计
3.1减少锚索设置
考虑现场地质和环境特点,结合复合地基工作机理5),设计初期建设团队就判定C℉G群桩会对原状土有侧向加固作用。同时因CFG基桩间距不同,施工时预应力锚索成孔倾角、偏斜都可能与CFG基桩冲突。因此,优化结构设计时,减少预应力锚索数量不仅缩短工期,更是基于基本原理的社会和技术责任。

4实施效果
基坑开挖结束,A点最大水平位移为3.35mm,位于桩顶下6.5m。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可爱莹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