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720-2018 黄土公路隧道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附件大小:13.95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冰淇淋123
分享时间:2022-12-02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 93.060
P 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20-2018
黄土公路隧道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Highway Tunnel Loess Regior
图1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3
5监控量测技术要求3
6监控量测方法11
7监测数据处理与反馈12
8监测成果资料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洞内、外观察记录表1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周边收敛量测记录表17
附录C (规范性附)黄土隧道拱顶下沉、底板隆起、拱脚下沉量测记录表18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海录表19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黄土隧道接触压力量测记录表21
附录F(规范性附录)黄土隧道混凝土应力、钢架内力、锚杆轴力量测记录表23
附录G(规范性附录)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量测记录表25
附录H(规范性附录)黄土隧道地下水水质监测记录表26
附录I(规范性附录)黄土隧道支护结构裂缝量测记录表27
附录J(规范性附录)运营黄土隧道有害气体浓度监测记录表2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岩土与地下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薛晓辉、刘少文、孙志杰、郭震山、姚广、周亚军、张川川、于同生、宿钟鸣、张蕾、赵建斌、马林、高一杰、董立山、员康锋、朱晓斌、赵紫阳、景鹏翔、王闰超、杨烜宇、马聪慧。
内容摘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士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技术要求、监控量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反馈、成果资料。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在建、运营的黄士公路隧道工程监测,其他土质隧道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迈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25 湿陷性黄士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86 岩吐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9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JTG D7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T D7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T D70/2-01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JTG/T 70/2-02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 H12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TB 1012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DB 14/T 721 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监控量测
公路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对地表、围岩、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及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观察和量测工作。
3.2必测项目
的监控量测项目。
3.3选测项目
为满足隧道设计、馆工、运营的特殊需要,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在特殊地质地段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3.4周边收敛
隧道周边上两测点间距离的变化,变化量称为收敛值。
3.5拱顶下沉
隧道拱顶监测点的绝对沉降。
3.6地表沉降
隧道施工扰动地层而引起的地表下沉或隆起。
3.7测点
设置在被监测体上,能准确反映其变形、位、应力、应变等特征的测量用固定标志物。
3.8测线
设置在隧道洞周壁上的两测点之间的连线。
3.9允许位移值
为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运营安全所设定的监测对象位移值的限值。
3.10底板隆起
隧道开挖后因围岩性质、围岩应力、水理作用和支护强度等因素引起的隧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
3.11分布式光纤监测利用光纤作为传感敏感元件和传输信号介质,测试出沿着光纤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应变的监测手段。
4.1监控量测的管理应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并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4.2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a)掌握围岩、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的动态信息,确保施工、运营安全及结构的稳定性:
b)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c)指导施工工序衔接,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d)积累量测数据,为隧道设计、施工、运营、养护提供借鉴。
4.3公路隧道监测前应根据隧道工点特点编制相应监测方案,其主要内容有:
a)工程概况;
b)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c)监控量测项目;
d)监控量测测点、断面布设情况,监测频率及允许位移值;
e)监测具体实施方法;
f)数据处理及反馈方法;
g)监测结论及建议。
4.4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应经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并视工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5监控量测单位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量测的有效实施,做到组织管理有序、责任明确。
4.6监控量测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有监测数据的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做详细记录:同时,建立详实的监测资料台账制度,对监测成果资料进行严格管理,监测记录表见附录A一J。
4.7监挖量测单位应按监测实施方案提交相应成果报告。
5 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5.1监测项目
5.1.1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的技术要求见表1,选测项目的技术要求见表2。
5.1.2隧道洞内环境监测项及其技术要求见表3。
5.1.3隧道监测项目可根据隧道工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方案应经批准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