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EPIA 00001-2022 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运维规范
附件大小:3.6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规范
分享会员:古德
分享时间:2022-12-03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 29.020 F 20
T/BEPIA
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标准
T/BEPIA 00001—2022 代替原T/BEPIA 00001——2019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for high voltage power users
2022-11-1实施2022-10-17发布
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T/BEPIA0001—2019《高压电力用户智能化运维规范》,与T/BEPIA0001—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DB11/T 527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见2);
b) 增加了前置服务、边缘计算层、数据感知层的术语和定义(见3);
c) 修订了智能运维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见3.2,2019年版的3.2);
d) 修订了数据采集层的术语和定义(见3.6,2019版的3.3);
e) 删除了接入网关的术语和定义(见3,2019版3.7);
f) 修改了智能运维系统整体架构的要求(见4.2.1,2019版4.2.1);
g) 修改了智能运维系统的架构描述(见4.2.2,2019版4.2.2);
h) 增加了智能运维系统扩展功能要求的章节(见4.3.2);
i) 修改了通讯传输层的技术要求(见4.4,2019版的4.5);
j) 增加了汇聚网关的技术要求(见4.5);
k) 修改了数据采集点分类的要求(见4.6.1,2019版4.4.1.1);
l) 修改了高压回路数据采集要求,增加了高压采集功率的要求(见4.6.2.2.1,2019版4.2.1);
m)增加了扩展功能监测数据采集要求(见4.6.3);
n)修改了监测系统电源配置的要求(见4.7,2019版4.4.3);
o) 修改了监控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见4.8,2019版4.6);
p) 修改了智能运维的运维方式要求(见5.1,2019版的5.1);
q) 修改了智能运维中心工作职责的要求(见5.2.1,2019版的5.2.1);
r) 修改了智能运维操作队工作职责的要求(见5.2.2,2019版的5.2.2);
s) 修改了智能运维的工作内容(见5.3,2019版的5.3);
t) 增加了正常、预警、报警状态下的智能运维的流程和要求(见5.4);
u) 增加了智能运维的人员要求(见5.5);
v) 增加了数据采集点的设置和数据采集量汇总表(见附录A);
w)增加了参考文件(见参考文献)。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9年首次发布为T/BEPIA 00001——201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0.1 标准制定的重要意义
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的安全运行是首都电网安全运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着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四个中心”)的建设工作,为促进高压电力用户的安全运行技术的进步、改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促进运维管理工作完善和提高,支撑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建设工作,制定针对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利用系统进行智能化运维的规范具有重大意义。
0.2 标准制定的目的
——引导和规范高压电力用户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
——指导和规范高压电力用户依据智能运维系统进行智能化运维工作;
——强化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化运维的安全性;
——推进用户侧配电室社会化、无人化管理,降本增效,助力“双碳”指标达成。
0.3 标准对智能化运维的作用
——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规范高压电力用户智能运维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规范高压电力用户智能化运维工作的内容;
——提高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指导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运维的落地实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运维系统技术要求和智能化运行维护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和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的智能化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31989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GB/T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T31960.7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B11/T527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319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high voltage consumer distribution room
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指用户自有产权的变配电站室(包含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
3.2
智能运维系统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建立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结合传统电气、自控、通讯等领域新技术对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测,实现远程智能数据采集、运行监测、预警和报警监测处理、智能运行统计分析、智能报表管理、档案管理等基本功能,可具备运维流程工单、智能识别、智能联动和能效管理等扩展功能,用于支撑高压电力用户智能化运维的变配电综合管理系统。
3.3
系统平台层system platform layer
由各级监控中心网络及数据软硬件设备以及工作站等监控终端设备组成的,将通过数据采集层和通讯传输层采集、转换并上传的被监测对象的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展示的系统装置和设备的集合。
3.4
前置服务系统:Pre-service system
部署在系统平台层的一种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与汇聚网关或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支持多种通讯规约,支持多种设备连接的系统。
3.5
通讯传输层communication transport layer
由网络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其他网络传输设备等组成,将数据采集层数据收集并转换为监测系统软硬件可识别的信息,通过网络条件传输至应用层的系统装置和设备的集合。
3.6
数据采集层data acquisition layer
数据采集层由边缘计算层和数据感知层组成,数据感知层的信息与边缘计算层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上传和命令转发。
3.7
边缘计算层Edge Computing layer
边缘计算层处于数据采集层内,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是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监控终端装置与对应的软件应用共同构成的系统。该系统提供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协议转换、智能联动及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3.8
汇聚网关aggregation the gateway
部署在边缘计算层内的一种网关设备,具备多种通信接口,从数据采集设备获取数据和信息,支持多种通讯规约,具备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并与系统平台及其他相关设备(系统)交换数据和信息,可单独设置,亦可集成于数据采集设备内。
4系统建设
4.1总体要求
4.1.1先进性
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保证系统具备较长的生命周期。
4.1.2可靠性
系统应确保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等过程的准确和可靠。
4.1,3安全性
系统应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按不同用户对安全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安全等级保护,确保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均受到保护。
4.1.4集成性
系统应能从其他信息系统获取数据,并且能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集成接口。
4.1.5可扩展性
系统的软、硬件都可动态扩展,系统配置和设计容量具有合理冗余,符合扩展需要。
1.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1
4. 系统建设 ………………………………………………………………………… 3
5. 智能化运维 …………………………………………………………………… 12
参 考文 献…………………………………………………………………………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