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758.2-2022 塑料 聚酮(PK)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附件大小:2.72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分享会员:怪难瘦
分享时间:2022-12-15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83.080.20
CCS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758.2—2022
塑料 聚酮(PK)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Plastics-Polyketone (PK)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Part 2: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IS021970-2:2019,M0D)
2022-10-12发布 2022-10-1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758《塑料聚酮(PK)模塑和挤出材料》的第2部分。GB/T4175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文件修改采用IS021970-2:2019《塑料聚酮(PK)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文件与IS021970-2:201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1758.1替换了IS021970-1(见第1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7037.1替换了IS0294-1(见4.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918替换了ISO291(见第5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467.1替换了IS010350-1(见第6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2536替换了IEC60296(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682.1替换了IS01133-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7426替换了1S020753(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3.1替换了1S01183-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3.2替换了1S01183-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3.3替换了IS01183-3(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34替换了IS06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0.1替换了IS0527-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0.2替换了IS0527-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3.1替换了IS0179-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043.2替换了IS0179-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408.1替换了IEC60243-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34.1替换了1S075-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34.2替换了IS075-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406.2替换了IS04589-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4207替换了IEC6011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169.16替换了IEC60695-11-10(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9341替换了IS0178(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466.2替换了1S011357-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9466.3替换了IS011357-3(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1838.2替换了1EC62631-3-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1838.3替换了1E℃62631-3-2(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1838.6替换了IEC62631-2-1(见表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2006.2替换了IS015512(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9345.4替换了1S03451-4(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422.1替换了IS04892-1(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422.2替换了IS04892-2(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422.3替换了IS04892-3(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422.4替换了IS04892-4(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6800.2替换了IS011359-2(见表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前石标准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方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青岛中新华美塑料有限公司、东莞市起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科聚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凯金哲检测有限公司、广东全伟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力荣、丁超、裴立军、卢宁、刘冬春、乔海清、高峡、顾子琳、张轶苹、魏晓晓、聂政、谢远波,叶淑英、于非、周慧君、吴才春、王哲维、郭迎迎、张健、孙晓仲。
引言
聚酮具有杰出的冲击性能、抗化学性、耐磨性、气体阻隔性和阻燃性,远优于目前的工程塑料。广泛用于电子电气、食品、汽车、航空、医疗等领域。聚丽是一种性能优良,价格较低的材料。从性能,价格的综合平衡来看,备受关注。随着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国内需求旺盛并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尚没有适用的有关聚酮模塑和挤塑材料的国家标准,给聚酮的推广应用和国内外贸易和技术交流带来了不便,影响了聚酮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了GB/T41758《塑料聚酮(PK)模塑和挤出材料》。
GB/T41758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目的在于确立聚丽材料命名和分类,与第2部分相辅相成。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目的在于规定聚酮材料的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与第1部分相辅相成。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聚酮模塑和挤出材料性能测试的试样制备和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材料的处理和/或模塑前的测试材料和测试前试样的状态调节要求。
性能测试方法是从GB/T19467.1通用试险方法中选择的。本文件还列出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GB/T41758.1中特征性能的测定方法。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具有再现性和重复性,有必要使用本文件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33.1-2008,IS01183-1:2004,IDT)
GB/T1033.2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GB/T1033.2一2010,
IS01183-2:2004,M0D)
GB/T1033.3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3部分:气体比重瓶法(GB/T1033.3一2010,
IS01183-3:1999,IDT)
GB/T1034塑料
吸水性的测定(GB/T1034一2008.IS062:2008,DT)
GB/T1040.1
塑料拉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一2018,IS0527-1:
2012,IDT)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040.2一
2022,IS0527-2:2012,IDT)
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GB/T1043.1
2008,1S0179-1:2000,1DT)
GB/T1043.2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GB/T1043.2
2018,1S0179-2:1997,1DT)
GB/T1408.1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408.1一2016,
IEC60243-1:2013,IDT)
GB/T1634.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1634.1一2019,
1S075-1:2013,MODy
GB/T1634.2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GB/T1634.2一2019,
1S075-2:2013,MODy
GB/T2406.2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2406.2一2009,
(略)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试样制备
4.1总则
使用相同的步骤(注塑)相同的加工条件制备试样是非常必要的。
4.2模塑前材料的预处理加工前,材料干燥后的含水量不应超过02%。如果含水量超过此限值,则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将材料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硬值。
4.3注塑
使用表1规定的条件,按照B经制塑试群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