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综合管廊爆破施工关键技术

附件大小:1.98MB
附件格式: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喀斯特地貌,施工技术,爆破,综合管廊,喀斯特地貌综合管廊爆破施工关键技术

0 引言
新谓“综合管廊”(又名共同沟),即在地下设置专供各种公用事业摆放缆线或管道的隧道或沟道。综合管廊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解决地下各类管网布置困难的有效途径,在日本及欧洲国家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国内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方式是把市政、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以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
综合管廊一般为沿城市道路修建,基槽狭长,周围多楼房建筑、多居民。管廊基槽爆破作业面为平面而不是跟隧道一样的横断面,所以一次性爆破方量可以很大。由于周围居民、建筑较多,管廊爆破的前期准备必须到位,爆破时的飞石、振动、噪声等都必须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一般为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碳酸盐类岩石)进行溶蚀作用产生的地貌现象。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PPP项目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与云南接壤,属于喀斯特山区城市。作为西南岩溶中心,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碳酸盐岩石分布面积广,占土地总面积的63.18%左右,约6263km2。
1 工程概况
六盘水市是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本研究依托荷泉路综合管廊工程,该段管廊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起于凉都大道,止于凤凰大道,总长1640m。管廊结构为全埋式地下单层结构,标准断面结构覆土2m,高4.1m,宽5.5m。管廊设综合舱、雨水舱和污水舱3个舱室。
2 喀斯特地貌爆破难点分析
2.1溶洞
岩溶地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溶洞发育,在岩层内无规律分布,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位置极难预测(见图1a)。溶洞的存在影响爆破施工的整个过程。钻孔时,穿过溶洞会使钻头发生偏移,导致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冰淇淋123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