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填方路基加宽施工技术.pdf

附件大小:2.09MB
附件格式: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盲沟,路基,高填方路基,某高填方路基加宽施工技术.pdf

[摘要]新建高速公路与原有高速公路网连接,将带来更多新、老路基加宽、拼宽带处理问题,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山岭重丘地带,更多的新老路基加宽、拼宽位于高填方段内。详细介绍了高填方路堤新、旧路基施工方法,包括高填方路基加宽段高边坡稳定性计算,高填方路基加宽段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高填方路基加宽段施工技术处理方案,有效保证了新、旧路基结合部位的工程质量。[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高填方路基;盲沟;施工技术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斑竹林枢纽互通立交位于重庆市三环高速公路永川双石一江津塘河段终点,为半定向T形枢纽互通,B,C匝道上跨渝泸高速公路。由于B匝道下道出口段路基设计路线位于原渝泸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边坡上,故需对B匝道(BK0+813.500一BK1+451.016段)与渝泸(YLK45+650.000一YLK45+900.000段)原高填方路基作加宽处理(见图1)。
2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由于渝泸高速公路施工扰动后,岩层较破碎,并且裸露基岩多为第四系土层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或砂岩和砂质泥岩互层。B匝道新加宽路基位于3条冲沟交汇处,其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以坡面流的形式向斜坡临空面或冲沟排泄。场地土体厚度变化较大,为透水性差的粉质黏土。基岩主要为中风化砂质泥岩夹部分砂岩和泥岩,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砂质泥岩和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较为丰富。
3高填方路基加宽段高边坡稳定计算
3.1参数取值
根据现场试验和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得:土的重度y=19kN/m3,黏聚力c=6kPa,内摩擦角p=26°,安全系数K=1.2。计算条块划分如图2所示。根据图2得出:条块1~6的面积分别为46.022,

4高填方路基加宽段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工程地质与水文调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在该区段内对原有路基进行高填方加宽施工,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由于岩层倾向与路线中线近似垂直,对高填方加宽路基填筑将形成一条天然的滑动面;②岩层较破碎,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互层,将加大边坡的不稳定因素;③软基处理不彻底,高填方路基将会严重下沉,最终导致新、老路基结合处形成错台及开裂;④由于该工点最高填筑区位于3条冲沟交汇处,冲沟交汇处外侧无山体拦截,导致路基横向滑动无支挡;⑤已有结构物(挡墙)对新、老路基搭接结合面的影响,以及结合面处将形成1道竖向渗水通道。
通过现场工程地质与水文调查结果,结合现有工程实物及计算结果,制订了如下处理方案。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巧克力布丁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