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孙伟 缪昌文 著 2012年
附件大小:116.03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qwer
分享时间:2023-01-1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的成果,系统介绍了现代混凝土各项关键技术性能及在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损伤劣化时变特征,初步建立了服
役寿命预测模型,揭示了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和服役寿命预测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安全性。采用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描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与超高性能.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过程中微结构演变的时变特征及其与宏观行为的本构关系。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制备技术、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模拟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便于科学高效应用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工业废渣资源化和节能减排的实施。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问题突出,具有很好的指导应用价值,并体现了材料与结构必须耦合的互动力,可供混凝土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大学师生参考。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年产水泥量已达18亿t,年产熟料量约13亿t。如此大的水泥生产量给我国的资源、能源、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外,我国每年又有大量的硅灰、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排出,如何科学而又高效地利用这些工业废渣,进一一步促进废渣资源化,也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众所周知,现代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最大的区别在于组成材料的差异。传统混凝土组成材料主要是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水,而现代混艇土除水泥.粗细集料之外,又掺人不同类型与掺量的工业废渣和各种类型与功能的化学外加剂,由此导致了各组分间在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与力学间的正负效应交互作
用,带来了性能形成过程中的极度复杂性和正负效应间的交叉。这就导致了结构和性能形成的极度复杂性。同时,现代混凝t的出现也推动了混凝土理论的发展。
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型现代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充分利用工业废渣,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熟料的需求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C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可以利用矿渣、粉煤灰等材料来改善与优化混凝土结构与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服役特性,延长混凝土工程服役寿命。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发展现代混凝土材料理
论与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科学而有效的工作。
为了系统地研究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升其各项关键技术性能,如防火性能、变形性能、瘦劳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在多场因索概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揭示现代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形成过程与损伤失效规律,作者于2000年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课
题组全体同志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和不懈努力,于2004年12月完成该项目所有任务并通过鉴定。参加研究的主要人员有:孙伟.繆昌文翟建平、余红发、刘加平、张云升.周伟玲、陈惠苏、慕儒、田倩.罗欣、张亚梅、赵素晶等。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全书共7章。其中,第1章为概述;第2章着重介绍了不同层次生态型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技术;第3.4章着重介绍了现代混凝士关键技术性能,防火性能和收缩变形、徐变、抗裂性能;第5章介绍了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服役性能,包括现代混凝土材料在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和规律,同时对混凝土的寿命预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基于损伤演化方程的混凝土寿命预测理论方法及基于水分迁移重分布混凝土冻融循环劣化理论、东融寿命定量分析与评估模型;第6章综合介绍了现代混凝土材料结构形成全过程与损伤劣化至失效过程;第7章对近年来国际混凝:土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高性能地-聚合物材料进行了结构形成理论与制备技术分析。
本书的研究成果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研究成果,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给予的资助。同时也要感谢项目研究过程中,唐明述、赵国藩、陈肇元、吕志涛等院士的悉心指导,感谢参加项目研究的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支持和帮助。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本书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深化研究和推广应用打下了创新的基础。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要之处.敬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