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 上册 工程应用》王凤来 等主编 2010年版
附件大小:144.4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qwer
分享时间:2023-01-08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反映了我国在新型墙体结构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突出强调了建材发展与建筑应用相结合。本书分上、下册。
上册为工程应用,包括现代砌体结构的发展与标准建设;配筋砌块砌体的研究与应用;新型无筋砌体的研究与应用;砌体结构抗震与加固;砌体构件性能的研究与设计。
下册为配筋砌块砌体科研成果汇编,内容包括砌块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砌块整浇墙体结构及构件的静力性能研究;砌块整浇结构及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该书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新型砌体结构体系和新型墙体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成就,展示了砌体结构的研究水平,引领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特别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体系,为拉动我国砌体材料与技术的科研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读者对象:建筑设计人员、结构设计人员、设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大学学者及研究生、建材企业技术人员等。
前言
在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4的中国,“秦砖汉瓦”在我国建筑材料应用历史中长期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砌体大国,也为世界留下了诸多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成为延续中华文明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我们应当记住“秦砖汉瓦”对中华民族发展立下的不朽功勋。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秦砖汉瓦”的需求急速增加,使得“秦砖汉瓦”在生产过程中占用耕地、消耗能源和排放污染的弊端日益显现,加快墙体材料的研发,并实现“秦砖汉瓦”的可替代,成为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节能减排”旗帜的统领下,我国墙体材料在品种、工艺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呈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在节能、利废和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新型墙体材料已经涵盖承重墙体、填充墙体、自保温墙体和夹芯保温墙体等诸多建筑应用领域,悄然间,作为承重墙体材料虽然仍然未达成替代“秦砖汉瓦”的共识,但各种砌体的总和仍以绝对优势在墙体材料中占据主导和控制地位,我国仍旧是名副其实的砌体大国。2010年7月,由全国砌体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和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黑龙江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两年一届的定期学术交流会将在美丽的松花江畔隆重举行,该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外在新型砌体结构体系和新型墙体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成就,提升砌体结构的研究水平,引领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适应我国建设量特别大、施工速度特别快、材料档次及品质不甚理想、职工技术素质尚不很高的前提下,为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代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体系,拉动我国砌体材料与技术的科学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此,本次会议将“安全、低碳、可持续发展”作为交流的主题。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地,黑龙江省在20多年科学研究和10多年工程实践中,采取政、企、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模式,通过不断总结和提高,在创新研发和技术集成的基础上,提出了砌块整浇墙的全新概念。砌块整浇墙仍属配筋砌块砌体范畴,其要求更为严格,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业建设量特别大、建设速度特别快、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特征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产业化应用前景的新型结构体系成套技术。该体系在块形、组砌方法、设计方法、施工方法和检验方法等方面都开创了我国砌块应用的新理念,既实现了“秦砖汉瓦”在技术上的可替代,又实现采用砌体结构建设中高层建筑的梦想,为砌体结构注人“更安全、更轻灵”的新特征,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结构新体系,目前该承重体系在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建设多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的首选结构体系,其应用量已经超过500万平方米,2010 年哈尔滨在建应用小区达到7个, 80多万平方米的建设量,我们盛情邀请您到黑龙江参观指导,为发展现代砌体结构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得到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等各界代表的热情响应和大力支持,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建材业代表和建筑业代表的共同交流,在这里特别向中国建筑砌块协会、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美国贝赛尔公司表示感谢,向唐岱新教授、杜建东秘书长、潘景龙教授、周广春教授、翟希梅副教授、姜洪斌副教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的贺悦编辑,以及参加本次会议筹备的李利刚硕士、蔡序鑫硕士、黄艳霞博士、张宇硕士、张亮硕士、朱飞硕士等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谢意。衷心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