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高清PDF《木艺建筑 创意木结构 》李丽 编著 2016年版
附件大小:96.99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qwer
分享时间:2023-02-03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前言
树木和洞穴,在远古时代就是人类遮风避雨,躲避祸惠的天然之选。而树木繁衍成长,生生不息的生物属性,又使其在人类的建造史上书写下浓浓一笔。干百年来,从被动地利用树枝庇护身体,到主动地选材构木建造家园,人们对木材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木构建筑也由独成体系到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而不斯地推陈出新。在新型材料技术和先进建造手段的支持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生态意识的加强,当代木构建筑已冲破传统框架,走向更广阔的创新领域,创意性木构建筑不断涌现。
1,古韵悠悠:木建筑历史回顾
数千年以来,木材一直是人类信赖且持续利用的建筑材料。树木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大量存在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氧气,而且带来四季变换更迭的美景。木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方便获取,也容易用简单的工具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是人类构筑家园的首选材料。人类用树木来建造遮蔽物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用树枝来建造房屋始于公元前9000多年,建造原木房屋最早的历史是中欧在公元前900年时的农舍:而木框架则始于公元前6500年。木材伴随人类的建造活动和生活习惯的历史相当久远,世界各地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发展出来的木构建筑形式也丰富多彩,各成体系。
木构建筑在东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特别是在中国,宫室庙宇,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类型,无一不体现木建筑的辉煌成就,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在超过7000年的建筑历史中,中国木建筑不仅发展了独特而完整的理论和建造体系,而且还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可以说,中国木建筑传统不仅融合了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体现了对自然的探寻和尊重,同时也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宗教精神和哲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