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N-TG037-2020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导则
附件大小:11.05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古德
分享时间:2023-03-09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urban water source constructed wetlands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 言
工程建设标准是在建设领域实行科学管理、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和手段,对规范建设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确保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促进建设工程技术进步、提高建设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际需要,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直接成果,已发布数千项工程建设标准,基本覆盖了工程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规范并指导着建设活动各方的技术行为和管理行为。但同时,由于建设领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建设经验的不断累积、建设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标准制定的限制,现行标准还不能及时并全面地为建设活动各方尤其是广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提供指导。
我所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化研究与组织机构,在长期标准化研究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实践,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和人员,通过严谨的研究与编制程序,为推进建设科技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促进工程建设标准的准确实施,引导建设技术发展方向,拓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外衍成果,将陆续推出各专业领域的系列《技术导则》,以作为指导重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建设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导则》编号RISN-TG037-2020,内容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选址与总体布置、水质与水量、工艺、道路与堤防、景观和附属设施等。随着技术和时间的推移,本导则还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导则》及其内容均不能作为使用者规避或免除相关义务与责任的依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2020年11月
1 总则
1.0.1 为规范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提高城市水源人工湿地建设水平,持续改善城市供水水源水质,维持城市供水水源的稳定性,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供水水源人工湿地设计。
1.0.3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的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水源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water source
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人工建造的用于城市水源预处理的设施。根据水流形态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
2.0.2 预处理区 pretreatment zone
人工湿地的前处理单元,位于人工湿地系统进水水流的前端,通过沉降、吸附、氧化分解等方式去除人工湿地进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和部分污染物。
2.0.3 生态处理区 ecological treatment zone
运用自然界自我净化原理,模拟、配置并强化自然界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建立并形成水质净化功能的区域。
2.0.4 后处理区 post treatment zone
在生态处理基础上,为满足出水要求,在生态处理区后设置的净化工艺,进一步实现含氮等污染物去除的区域。
2.0.5 填料 substrate
为人工湿地植物与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并对污染物起过滤、阻截、吸附等作用的填充材料,包括砂砾、沸石、石灰石、页岩、陶粒等。
2.0.6 孔隙率 porosity
人工湿地填料层中,存在于填料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2.0.7 水力坡度 hydraulic slope
水体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2.0.8 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水体在人工湿地中的平均驻留时间,以湿地的蓄水容积除以平均流量来表达。
3 基 本 规 定
3.0.1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符合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遵循自然、效率稳定的原则,并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以保护和净化水源为主旨,同时通过湿地的建设,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3.0.1解析】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的基本原则,应满足城市水源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围绕水资源全面保护与科学修复,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方案,始终将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源水质作为城市水源人工湿地的首要功能定位。
在尊重场地及其所在地域的自然、文化、经济等现状条件,尊重所有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保障设计切实可行,彰显特色。
通过综合保护、系统设计等保障湿地与周边环境共生共荣;保持城市水源人工湿地内不同区域及功能协调共存;实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良性发展。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在改善原水水质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湿地的建设,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3.0.2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结合湿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特点,强化湿地多元协同净化能力。
【3.0.2解析】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特点,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诱导为辅。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地形有高有低,沟渠有宽有窄,沟塘有深有浅,水势有动有静,水流有快有慢,水位有升有降,植物有高有矮,植被有疏有密,模拟与强化自然湿地的自我维持与
自然净化能力,充分发挥水源湿地中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物理过滤、化学吸附、水生动物净化等多种净化功能,并形成协同与强化效应。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强化植物、生物、填料等多元协同净化的能力。
3.0.3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应进行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1 湿地引水水源的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水文调查;2 设计地点的地质调查,包括包气带结构、含水层与含水岩组空间结构、含水层与含水岩组参数、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等;3 不同季节水源水质特征和变化规律调查;4 降雨、气温等气候资料的收集与分析;5 本地湿地植物、水生生物的调查和分析;6 区域污染源调查与污染总量分析。
【3.0.3解析】1 丰水期指江河水流主要依靠降雨或融雪补给的时期,一般是在雨季或春季气温持续升高的时期。枯水期指流域内地表水流枯竭,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时期。在一年内枯水期历时长短,随流域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而异。平水期指河流处于正常水位的时期。水文调查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文调查规范》SL196的规定。2 包气带是指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含水层是指土壤通气层以下的饱和层,其介质孔隙完全充满水分;含水岩组是指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划分的水文地质单位。
3.0.4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各净化功能单元区应结合用地特征进行优化布置。
【3.0.4解析】由于城市水源人工湿地处理流量大,多级提升不但增加设备投资,也增加耗电量,提升运行成本,因此在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时,尽可能利用地形,以提高用地效率,实现重力自流。
3.0.5 水土流失防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执行,宜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防治。
3.0.6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基本内容应包括湿地的面积、工艺、堤防、景观和附属设施等。
3.0.7 城市水源人工湿地面积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进出水水质、污染负荷、处理水量、工艺特点等进行计算后确定。当湿地可用面积固定时,应综合污染负荷、水力负荷与停留时间等参数确定进水水量。
第一部分城市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导则…………………………1
1总则……………………………………………………………3
2术语……………………………………………………………4
3基本规定………………………………………………………6
4规划选址与总体布置…………………………………………9
5水质与水量……………………………………………………11
6工艺……………………………………………………………14
6.1一般规定…………………………………………………14
6.2工艺单元…………………………………………………14
7道路与堤防……………………………………………………22
8景观……………………………………………………………24
9附属设施………………………………………………………28
9.1在线监测系统………………………………………………28
9.2管理用房……………………………………………………28
9.3其他附属设施………………………………………………29
附录A水源人工湿地常用挺水植物表………………………31
附录B水源人工湿地常用浮水植物表………………………36
附录C水源人工湿地常用沉水植物表………………………39
本导则用词说明…………………………………………………41
引用标准名录……………………………………………………42
第二部分相关标准规范………………………………………43
《水文调查规范》SL 196—2015(摘录)…………………4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摘录)…………55
第三部分水源人工湿地设计实例……………………………77
嘉兴市石臼漾水源人工湿地工程……………………………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