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 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 的要求,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修订而成。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 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2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通用术语、工程勘察、 线路、轨道、路基、桥涵、隧道、车站及枢组、机务设备、车辆设备、动 车组设备、通信、信号、信息与白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电力、电 力牵引供电、给水排水、房屋建筑、综合检测与维修及施工质量验 收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增加了轨道、动车组设备、信息与白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 测、综合检测与维修及施工质量验收等五章。
(2)增加了既有铁路提速、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 及重载铁路等建设中出现的有关新技术术语。
(3)删除了一些技术比较陈旧、不经常使用的术语。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国家铁路局负资日常 管理,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铁路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 路10号,邮政编码:300142),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席振渊白宝英张冠军孙永利王长进 甄庆廷季惠梅崔玉娟谢敏郭邮 李德柱杜宝军安玉红 李庆生马玉珍 李同禧杨汝春李永增 刘叶青 管建华 王铁山樊艳黄乃斌 陈劲松 张兴昭 徐贵林侯树清刘俊青 朱志鹏 唐虎 李更生 主要审查人:倪光斌 桑翠江尹福康 薛吉岗周诗广 林传年刘华朱飞雄 陈军刘珣 杨全亮高策吴歆彦徐鹤寿韩文雷 肖道坦汪吉健杨桉张玉玲吴少海 隋孝民陈占李秋义李乾社张忠良 潘继军 2.
目次 1总则 2通用术语 3T程勘察 (10) 3.1测绘 (10) 3.2 遥感 (18) 3.3 T.程地质勘察 (20) 3.4 水文地质勘察 (26) 3.5 钻探 (28) 3.6 物理勘探 (30) 3.7 原位测试 (33) 3.8 土工试验 (35) 4线 路 (38) 4.1 经济运量与行车组织 (38) 4.2 线形 (43) 4.3 交叉 (48) 5轨 道 (49) 5.1 一般术讲 (49) 5.2 无轨道 (53) 5.3 无缝线路 (56) 5.4 轨道附属设备 (58) 6 路 基 (59) 6.1 一般术语 (59) 6.2 地基处理 (63) 6.3 支挡结构 (67)
6.4边坡防护 (68) 6.5 路基排水 (69) 7桥 7.1 -般术语 (71) 7.2 桥梁结构 (74) 7.3 烟 (77) 7.4 桥涵施T. (78) 8 隧 道 (79) 8.1 一般术语 (79) 8.2 隧道衬砌 (81) 8.3 隧道施T.方法 (83) 8.4 隧道防排水 (84) 8.5隧道防灾救援 (85) 9 )车站及枢纽 (86) 9.1 车站 (86) 9.2 车场 (89) 9.3 站内线路 (90) 9.4 客货运设施 (95) 9.5 调车设备 (98) 9.6 站线轨道 (103) 9.7 车站排水 (106) 9.8 车站能力 (106) 10 机务设备 (107) 11 车辆设备 (115) 12 动车组设备 (120) 13 通 (122) 13.1 一般术讲 (122) 13.2 专用通信 (125) 13.3 数字移动通信 (128) 2
13.4 数据通信及图像通信 (130) 14信 号 (134) 14.1 一般术讲 (134) 14.2 信号显示及地面周定信号 (134) 14.3 转辙装置 + ++ * + * + (138) 14.4 轨道占用检查装置 (139) 14.5 运输调度指挥 (142) 14.6 闭塞及列车运行控制 (143) 14.7 联锁 (151) 14.8 驼峰信号 (155) 14.9 道口信号 (156) 15信息与白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 (157) 15.1信息.. (157) 15.2 白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 (164) 16电 力 .. (166) 17 电力牵引供电 (170) 17.1供电.... (170) 17.2 牵引变电所 (172) 17.3接触网 (176) 18 给水排水 (182) 19 房屋建筑 (185) 20 综合检测与维修 (190) 21 施工质量验收 (193) 附:条文说明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