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 and symbols . 2.1 Terms (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 (5) 4 Ventilation design (7) 5 Monitoring and control (11) Appendix ADesignmethod of attachment ventilation (1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1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5)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7)
1总则 1.0.1为规范贴附通风设计,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建 筑能源利用效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的贴附 通风设计。
1.0.3贴附通风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贴附通风 attachmentventilation 利用康达效应及扩展康达效应,使通风空调系统的送风气流 沿壁面贴附流动,与壁面脱离后进人目标控制区,使温度、相对湿 度、风速、空气质量符合要求的通风方式。
所贴附的固定壁面可为 竖壁、柱面、曲面等。
2.1.2竖壁贴附通风 verticalwallattachmentventilation 送风气流沿竖向壁面贴附流动,在贴附气流末端脱离壁面直 接进入控制区或工作区的贴附通风方式。
2.1.3柱面贴附通风 columnattachmentventilation 送风气流沿矩形柱、圆柱等各类柱体壁面流动的贴附通风 方式。
2.1.4适应性贴附通风: adaptive attachment ventilation 在竖向贴附区气流运动路径上设置导流板,改变送风气流方 向进入控制区的贴附通风方式。
2.1.5竖向贴附区verticalattachmentregion 送风气流从贴附于竖向壁面至分离点之间的射流流动区域。
2.1.6撞击区jetimpingingregion 送风气流趋近于地面时与所贴附壁面发生分离,撞击地面转 为水平流动的区域,即从竖向分离点至地面贴附点之间的区域。
2.1.7空气湖区horizontalairlake/reservoirregion 从地面贴附点开始,送风气流沿水平地面向前推进,形成低风 速、小温差的流动空气薄层区域。
2.1.8竖向分离点 verticalwall separation point 2.
送风气流沿竖向壁面流动接近地面时,受逆压梯度影响,射流 与所贴附壁面发生分离的位置。
2.1.9地面贴附点 floor attachmentpoint 送风气流与地面发生贴附的位置。
2.1.10控制区 control zone 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的 目标区域。
2.1.11呼吸区 breathing zone 满足人体呼吸空气需求的区域。
2.1.12控制区边界风速 air velocity at the boundary of con- trol zone 控制区边界处的最大允许风速。
2.1.13偏转距离 deflection distance 贴附通风送风口内边缘与贴附壁面的法向距离。
2.2符 号 a、r 与风口形式相关的系数; 送风口宽度; C- 形状因子; Cp 定压比热容; F- 送风口面积; h 送风口安装高度(距地面的距离); he 排(回)风口安装高度; in 控制区空气比值; io 送风比值; K 贴附方式修正因子; k、C 与贴附通风类型相关的系数; l- 送风口长度; p、q、n 与风口形式相关的系数;
Q--控制区全热冷负荷; Qx- 控制区显热冷负荷; ta.1.1 控制温度,距地板1.1m处的空气温度; te- 排(回)风温度; tn 控制区设计温度; to 送风温度; 控制区垂直温度梯度; um. 空气湖区轴线风速; um(ymax) 竖向分离点处的轴线风速; um.1.0 控制区边界距贴附壁面1.0m处的轴线风速; uo 送风速度; 距贴附壁面的水平距离; y max 竖向分离点距送风口的距离; 送风至地面附近无量纲温升; 空气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