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十年真题·九套模拟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上) 2023版.pdf
附件大小:0附件格式:该资料涉嫌违规,已删除!
所属分类:未分类资料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前言 一、2023年一级造价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分析及教材修订 1.自2022年起造价工程师的报考条件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关于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 (人社部发[2022)8号)将一级造价工程师的报考条件调整为: (1)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 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4年;具有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交通运输、 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从事工程造价、 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5年。
(2)具有工程造价、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的工程管理专业大 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3年;具有工学、 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 作满4年。
(3)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从事 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业务工作满2年。
(4)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
(5)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随着报考条件中对工作年限要求的进一步降低,以及2023年国家疫情防 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必然导致考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为保证职业资格考试的 水平,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难度有可能略有增加。
如何复习备考才能顺利 获取职业资格,也是广大考生重点关心的问题。
2.2023年继续采用2019版《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建设工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课程满分为120分,考试时 间为240分钟。
3.2023年“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进行了局部修订,通常 教材修订时的新增内容在考试时都会作为重点,主要修订依据包括:
(1)《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 (2)《工程造价指标分类及编制指南》(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 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发改法规规〔2022]1117号); (4)《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T/CCEAS001-2022; (5)《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财建〔2022)183 号)。
二、考生在复习备考时遇到的困难 经过长期以来对考生复习状况的跟踪调研,以及与部分考生代表的当面 沟通,大部分积极备考的考生普遍反映教材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和掌握,但在 考试时还是会不断出现判断、选择或计算错误。
造成这些应考困境的主要原 因是: 1.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教材内容就专业知识的层面来说并不是很 深,大多是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很多考生学习起来并不是 很吃力,但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因为同时进行四门课程的备考,不免 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力不从心。
并且各门课程的内容容易相互干扰,每一个 知识点都不难掌握,但把四门课的知识点都集中在一起不免有顾此失彼之感。
2.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 的模式。
也就是不仅仅要求考生能够学会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还必须能够 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
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题目有时可能在一个相对 简单的知识点上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考生如不能掌握考试规律,很难 得到理想的分数。
3.考生备考时会有无从下手之感。
面对厚厚的几百页教材,考生往往抓 不住重点,不了解主要的考点,不了解主要的题型,不了解主要的考试方式。
如果在复习备考中不辅助以大量的高质量习题训练,可能最终会有事倍功半 的结果。
三、本书的主要特点 本书由“十年真题”和“九套模拟”两部分组成,分别对考生复习备考 起到了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1.“十年真题”部分。
对真题的详细研读永远是复习备考的不二法门, 但很多考生只满足于用历年真题测试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殊不知这种方法 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某一年真题自行测试效果较为理想,并不能表示今年的 考核也可以顺利通过。
再加上教材的更新比较频繁,很多考生并不了解历次 教材的修订情况,反而会被过去的知识点所影响,对目前教材的内容产生理
解困惑。
基于这些困境,本书“十年真题”部分主要通过真题研读的方式帮 助考生掌握每门课程的核心考点和要求,同时避免常犯的考试错误。
(1)研读要点一:关注高频考点。
虽然在十年中,教材已多次更新,既 包括知识点范畴的更新,也包括某知识点具体内容的更新,但是在历次变化 中,高频考点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通过“十年真题”中各考点的出现频次, 可以准确掌握全书的考试重点,事半功倍。
(2)研读要点二:关注常见考试题型。
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