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140. 40 CCS G 4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490-2023 代替HG/T2490-2011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 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 Rubbe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wire or textile reinforced, for dredging applications-Specification (ISO28017:2018,M0D)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249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HG/T2490一2011《疏浚工程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与 HG/T2490一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标准名称; b)修改了型别和级别的分类方法(见第1章、4.2,2011年版的4.2、4.3); c)减少了4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11年版的第2章); d)修改了内衬层厚度和外覆层厚度要求(见5.1,2011年版的5.1); e)修改了浮体材料要求(见5.2,见2011年版的7.2); f)修改了接头和连接件要求(见5.3,2011年版的5.2); g)增加了内衬层撕裂强度的性能要求(见7.1.3); h)增加了漂浮材料的恢复技术要求(见7.2.6); i)修改了试验频次要求(见7.3、附录A,2011年版的第8章、附录A); j)删除了附录C浮体材料吸水性的测试(见2011年版的附录C)。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8017:2018《疏浚用钢丝或纺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一规范》。
本文件与ISO28017:2018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a)修改了最低适用温度范围(见第1章):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产品需要在一20℃~40℃ 温度范围内使用,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 b)增加了公称内径为1300规格的软管(见第1章、第4章、5.1、6.1、7.2.3):根据国内产 品使用需求,增加了公称内径1300大口径软管,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 求,缩小了软管组合件长度的尺寸公差,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 d)增加了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见7.1.1):根据国内产品使用需求,增加了 内衬层、外覆层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产品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要求。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a)正文中删除“bar”单位表示,保留“MPa”单位表示; b)用小数点符号“.”代替“,”。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华神特种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维航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西沙 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河北东劲液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仁俊、王素菊、鄱国忠、蔺建刚、马海瑞、张玲、王嘉瑜、缪润亭、李璧 申、王英琦、张万智、张志勇、李强、野庆林、王菲、刘香雪、王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2年首次发布为HG4-1457一1982,1993年第一次修订、由强制性标准转换为推荐性标 I
HG/T2490-2023 准并重新编号为HG/T2490-1993,2011年第二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HG/T2490-2023 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2个型别、7个类别和3个级别的公称内径从100到1300的疏浚用钢丝或织物增 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要求。
在每一个类别内,级别和尺寸都具有相同的最大工作压力。
本文件适用于在一20C到十40C环境温度下输送或吸引的相对密度介于1.0到2.3之间的混有泥浆、 沙砾、珊瑚和小石头的海水或淡水的橡胶软管。
本文件适用的软管分为以下2个型别: I型(漂浮型):仅用于输送,包括为软管提供浮力的漂浮材料; 一Ⅱ型(非漂浮型):用于输送和吸引。
本文件没有对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使用寿命做出规定。
用户如有此要求,应与软管制造商协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