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80 A18 T/CG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团体标准 T/ CGDF 00002-2021 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 TheStandardsforNatureEducationInstructors 2021-2-10发布 2021-2-25实施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
帐Ⅲ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理念. 5基本内容.. 5.1专业理念与师德. 5.2专业知识 5.3专业能力.. 部分参考文献.
前言 为促进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自然教育指导师队伍,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制订《自 然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生态社区发展基金 北京学前教育协会 中国绿发会团体标准研发管理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 北京印心自然教育科技中心(普通合伙) 北京托优明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名单: 吴道源、何秀英、孙英宝、陈丽、马琳琳 骆桦、周晋峰、杨晓红、唐玲、王静 秦利国、阎晓霞、于军香、张世霞、宿伟中 廖晨月、林江川、陈永松、朱春兰、赵义梅 王一、贾俊丽、王丽娜、刘方方、罗元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萧淑贞、张孝德、马勇
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旨在促进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自然教育指导师队伍。
本标准是自然教育行业对合格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自然教育 指导师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 则,是自然教育指导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文件确立了自然教育指导师的术语和定义、基本理念和一般内容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 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T/CGDF00002-2019《绿色学校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自然教育Nature Education 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通过建立人与自然的深度连结 来提升学员生态素养、促使其主动形成生态生活方式的教育过程。
自然教育以遵 循学员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现实生活的自然展开为基本原则,以学员生活的现 1
实自然环境、社区与社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等为场域与资源,通过真实体验、 自我、与地方性的自然、社会与历史人文建立深度连结,从而不断提升生态素养、 主动形成生态生活方式。
学员的积极体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生活方式的形成始 终是自然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3.2 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 生态素养,是指在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几个方面,能够将科学与自然、 人文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综合素质。
在认知方面,能够体察和领悟事物间的联系, 具备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掌握有关宇宙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规律性知识, 形成对自然系统的敏感、丰富经验及其与人类行为关系的洞察力;在情感方面, 与生活其中的现实环境具有情感连结,热爱、怜惜生命,对他人的痛苦和需求有 敏感的觉知;在意识方面,重视人类行为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和作用,关注自然生 态系统的问题和变化,怀抱“让世界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对生命共同体成员的 身份有责任感和积极担当;在行动方面,持续践行生态的生活方式,勇于探寻、 正视与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要重点培养人们整体系统的思维与认知方式,唤醒、深化人 激发、培养人们持续行动的勇气和能力。
在知情意行四个通行的教育目标方面, 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相比,整体联系的认知方式、生态意识和情感对于生态素养更 加重要。
3.3自然教育指导师NatureEducationInstructor 自然教育指导师,是指具有良好生态素养,并以培养与提升学员生态素养、 形成生态生活方式、共建和谐生态社区为核心目标,履行自然教育工作职责的专 业人员。
自然教育指导师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 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