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ORDER|总序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中华民族正处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 部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在最近召 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 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大会强调,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 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这 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战略 部署,为加快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
科技创新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交通运输部党组坚 决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将科技创新摆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 置,坚持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主战场,深入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交通运输的全面创新。
通过全行业广大科 研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突出成效,在黄 金水道能力提升、跨海集群工程建设、沥青路面新材料、智能化水面溢油处置、饱 和潜水成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培养了一 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了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通过科技示范工 程、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专项行动计划、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等,推广应用了千余项 科研成果,有力促进了科研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组织出版“交通运输建设科技丛 》100
书”,是推进科技成果公开、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一项重要举措。
“十二五” 期间,该丛书共出版72册,全部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其中 12册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6册获中华优秀奖图书提名奖,行业影响力 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交通运输高瑞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公开的重 要平台。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政策制定、基础设施 建设、运输管理等领域更加追切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为适应形势变化 的需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组织出版“交通运输科技丛书”,其覆盖内 容由建设技术扩展到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各领域,汇集交通运输行业高水平的学 术专著,及时集中展示交通运输重大科技成果,将对提升交通运输决策管理水 平、促进高层次学术交流、技术传播和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交通运输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政治使命和重大 任务,并力争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前建成世界交通强国,我们迫切需要以科 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牢牢 抓住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心任务,锐意进取、 锐意创新,以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为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 通贡航新的更大的力量!
2016年6月24日 》002
PREFACE|前言 建立健全交通基础设施缘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也是交通运输行业践行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 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 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
2022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十四五” 发展规划》也强调要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资源材料循环利用,推广 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鼓励公路建设应用废旧材料。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公 路通车总里程突破535万km,每年产生的废旧沥青料超过2亿:,面再生利用率 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90%以上利用率的水平,造成很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 染。
因此,在公路建设、养护、维修、重建、升级改造相互交织发展时期,利用再生 技术对路面养护过程中的废弃旧料进行高效回收利用,制备成具有良好路用性 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继续用于道路建养,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砂石原材 料,也能有效地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书根据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结合课题组多 年研究基础,向读者系统介绍了各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原理、再生材料的设计 方法,现场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构成和工程应用情况。
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 厂排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