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丛书的社区规划概念在中国的学术建设、学科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均具有创新意义。
以往的学术专业上分别有城市规划和社区研究,而社区规划是规划与社区的结合,仅此一 点就颜具创新涵义。
社区既是“物”的存在空间,也是“人”的生活空间,社区的公共物 品因人们的使用而具有了功能属性、美学意义和象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形塑了人们互 动的形式和深度。
所以,作为城市规划产品的社区物质空间就因人的存在和互动而产生了 价值标准。
我们认识到,不能因研究领域的分割面分裂现实生活的完整性,社区规划突破 了传统学科研究的界限,创新了对完整社会、完整社会事实认识的探索。
据老一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回忆,汉字里的“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 费先生与同学们一起在翻译来访的美国芝加哥派著名社会学家R.帕克讲课中使用的 munity一词时提出的。
所以,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学概念。
而关于规划、城市 规划的概念,过去主要是建筑学的专业术语。
由此看来,“社区规划”概念体现了社会 学与建筑学这两大学科的结合。
在经典社会学家的著作中,社区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具有共同生活方式、情感和传统的生活共同体。
大量的研究表明,居民参与公共活动 是培育共同体最为核心的内容,而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 而,从目前的理论体系的建构上看,社区物质空间与社区共同体的互动机制还不甚清 晰。
当前的社区规划实践,是一个建筑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的领域,社区规划结 合了社会学和建筑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对深入认识社区运行机制和提升社区品质具 有重大意义。
在实践层面,社会学通过动员规划学者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将作为建筑 结果的社区空间规划规范化,赋予其以活力和价值关怀:建筑学通过对功能、布局和 审美的绝佳把握,为社会互动设计了最恰当的表达场景,激发了人内心的美和潜能, 为社会团结创造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在理论层面,建筑学可以检验其理论的场景适用 性,并能丰富对“参与式规划”的相关理论认识;对社会学而言,建筑规划变成了一 项社区公共行动,如果将社区规划视为一种技术的引人,这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权力、 权益行为以及文化行为,因此社区的物质空间研究为社会学理论构建提供了深厚的空 间领域基础。
儿童友好社区规划与设计 社区规划也是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社区生活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区发生重大变迁,产生了很多新的社区类别,人们对社区生活品质、社区生活 质量的要求发生很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学术、学科和理论发展的 重要动力。
建设规划传统上主要是专业机构参与的一项行政事务,随着善治的理念和公 平的理念向多个领域和行业的扩展,识别并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区需求逐渐成为规 划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工作理念。
在此种理念指导下,社区规划一方面能更好地解决传统 够落地的专业化方案。
社区规划是时代的新产物,本丛书对社区规划实践进行及时的总 结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术的、学科的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实现广大人民群 众社会需求的应对机制。
社区规划必须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社区规划是定制化的规划,是为适 应各种社区美好需求的规划。
高档社区完全可以借助多种市场力量实现高水平规划,但 本丛书的案例更多地关注那些公共空间乏,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社区,包括众多老旧 小区,因为这样的社区在今日中国占据很高比例,对这些间题的关注也是引导这个新学 科发展的价值取向。
因此,社区规划面对最多的问题使是,如何在有限的财力和物力下 实现社区空间的改造,如何将各方的有效需求纳人规划制定之中,新的空间如何能长期 提升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最终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费孝通先生曾闸释他的学术奋 斗理念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社区规划作为一个交叉学科, 也应传承这一理念。
李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2019年3月28日
序二 一转眼,指导刘佳燕同志完成她的博士论文《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已十几年过 去了,当时这是国内最早的一篇探讨城市规划工作中社会学领域问题的工学博士论文。
十分欣喜地看到,这十几年来佳燕同志不忘初心,无论是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追随李强 教授从事博士后工作,还是后来留校执教,均锲面不含地在这一学科方向上持续耕标, 终有硕果。
面对厚厚的书稿和丛书的出版计划,甚喜甚慰。
社区规划是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序列中的“迟到者”,从较为系统的观念 引进到近年来颜具自下而上色彩的逐步兴起的实践总共也不过20年光景。
梳理一下, 这种“迟到”是有其原因的。
其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源于礼制、礼法。
强调等级化的社会秩序与空间秩序一体 化.在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