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 DL/T 2643-2023 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性能试验导则.pdf

2023,2643,pdf,导则,电力,电力
文档页数:19
文档大小:2.2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7.100 CCSF3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643-2023 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性能试验导则 Performance test guidefor zero dischargesystem of terminal wastewater inthermalpowerplant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2643-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条件及要求 5试验项目 2 2 6试验方法 7试验报告 3 附录A(规范性)性能试验测试项目 5 附录B(规范性) 主要运行参数记录表 10 附录C(资料性) 测试方法 11 附录D(规范性)设备运行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14 附录E(资料性)试验报告格式示例 15 参考文献 16 码 字书
DL/T 264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33)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 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璟、薛庆堂、衡世权、刘亚鹏、李乐丰、李振海、韩松、马东伟、赵保华、 郭新茹、吴火强、毛进、李亚娟、李洪峰、尤良洲、周明飞、普银佳、藏玉魏、李方伟。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DL/T2643-2023 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性能试验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及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 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5462工业盐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799.3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 DL/T938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 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末端废水terminalwastewater 火电厂排水系统中经过重复使用后产生的不能被其他系统经济利用的废水。

主要包括脱硫废 水、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再生废水、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再生废水、循环冷却水的膜处理系统浓 水等。

3.2 废水零排放zerowastewater discharge 火电厂排水系统达到无废水外排,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以固体形式排出处置或再利用。

3.3 热法浓缩thermalconcentration 利用热源加热废水,使水分连续蒸发、废水不断浓缩的技术。

主要包括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多 效蒸发、烟气余热闪蒸、低温烟气余热蒸发浓缩等。

3.4 膜法浓缩membraneconcentration 以压力、直流电等为推动力,通过反渗透、电渗析、纳滤等膜分离过程,实现水分与溶质的分 离,使废水浓缩的技术。

[来源:HJ579-2010,3.1,有修改]
DL/T 2643-2023 3.5 烟气蒸发干燥flue gas evaporation drying 利用烟气作为热源加热雾化后的废水,使水分完全蒸发为水蒸气,废水中悬浮物、溶解性盐干燥 析出分离的过程。

主要包括旁路烟气蒸发干燥和直接烟道蒸发干燥等。

4试验条件及要求 4.1火电厂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在下列条件下应进行性能试验: a)新建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移交生产后: b)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改造后必要时。

4.2新建或改造后的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性能试验宜在系统通过试运行移交生产2个月后6个月内 进行。

4.3试验前应结合系统工艺编制试验大纲,试验大纲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试验目的和范围、系统简 介、试验计划、试验工况及条件、试验程序及方法、人员分工和职责、安全措施、数据处理原则等。

4.4测试所用的化学试剂应在有效期内,规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