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沉降变形计算(邱发兴).pdf

9787561436349,pdf,变形,地基,地基沉降,沉降,邱发兴,图书手册
文档页数:221
文档大小:9.2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图书手册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前言 1. 前言 地基基础沉降,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关于 地基沉降的研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一些理论和计算方法,但尚需不断地 发展和完善。

笔者作为战斗在建设工程基层的工作者,在学习、实践和科研活动中,通过对地 基变形沉降长期的研究和总结,对沉降理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制地基沉降、形桩、压力灌浆”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感到:一方面有关地基 沉降变形理论方法颜为丰富,另一方面却又未见一本系统的著述:尤其当拙文《沉降 学原理》(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第6期)发表后,深感其中的浅随和不足,于是动 了编写本书想法。

与一般土力学书籍相比,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的一些新的科研成果,提出了 一些新的变形沉降理论、观点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关于沉降理论的内容,本书 的主要特点是一个“新”字,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采用了一些新的沉降分析方法 (1)从能量学的角度思考地基沉降问题:地基的沉降变形问题,可以理解为建筑 物在建筑物荷载与地基反力作用下的一个功(能量)的问题。

(2)用运动学的方法分析地基沉降问题:地基的沉降变形问题,是一个随着时间 发展变化直至停止沉降的过程,因此可以从运动学的角度予以分析。

(3)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途径研究地基沉降问题:土体在荷载作用下开始沉降时 的瞬时沉降,一般认为是土体的弹性变形所致,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土体一般是由空 气、水和土颗粒三相物质组成的规律,认为它是空气的压缩变形所致,这样就能够运 用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对沉降进行研究。

(4)从三相物质特征的情况理解地基沉降问题:既然土体是由空气、水和土颗粒 三相物质组成,那么就能够建立一个运用三相沉降论的计算办法。

2.从空间变形的角度认识地基沉障 沉降问题是一个空间变形问题,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这样,我们将沉降变 形从通常的一维竖向沉降计算发展为空间变形计算,也就是顺理成章的。

3.沉降变形的系统作用和新地基承载力公式 影响沉降变形的因素众多,它既与土的初始强度与强度变化、渗透与空气压缩、 荷载的大小作用方式、应力分布特征等方面息息相关,又与土的应力有关。

因此,采 用系统的分析是必要的,面其中最基本的是荷载、强度、沉降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系。

本书通过对地基强度的控制作用分析,建立了一个考地基承载力公式,这个公式 的优点在于:
2 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1)该公式既可用于维基土体,也可用于除土体外的其他介质,有较广泛的适用 性。

(2)与现行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比较,该公式能够适用于地基的整体剪切、局 部剪切破坏模式,对冲剪也可作出一定的解释。

(3)一般面言,与现行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比较,该公式的计算值较大,这样 就为有效地提升地基的利用价值和资源的节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4)该公式可适用于多种形状的地基基础类型, (5)该公式表明,地基承载力不仅与基底土层有关,也受基础周边土层影响,这 样就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4.沉降变形区和沉降变形稳定条件 沉降变形的分析,应当根据土性条件和荷载状况等因素,首先进行沉降变形的合 理分区,然后选择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计算,面现行的沉降计算理论对此问题都 没有涉及,本书弥补了关于沉降变形的合理分区理论的空缺。

本书还提出了关于沉降变形稳定条件的新观点,即地基沉降变形稳定取决于最终 荷载与土体必然处于弹性状态(相对平衡)。

5.沉降计算深度确定 应变比法、应力比法确定沉降计算深度的优熟劣,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应用, 一直未有定论,本书提出的综合法能够兼顾应变比法和应力比法二者的优点,使用十 分简便。

6.沉降研究的最终目的 沉降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沉降可控的前提下,寻求地基的最大承载力、以达到地 基基础设计的最佳技术经济效益。

7.建立了沉降变形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对于地基沉降变形的研究,其理论是十分丰富的,从工程运用角度看,方法也众 多,但一直未有系统的总结。

本书可作为注册土木、建筑、结构等专业工程师的专业考试参考资料,同时还能 作为大中专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对于本书的有关观点和认识,希望得到同仁们共同探讨,当然,由于作者的水平 和条件有限,对于书中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恩师曾月进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感谢李辉博士、康景文博士、 阳友奎博士、杜先云博士和周世光、冯礼恭及丁世振先生的帮助。

邱爱兴 2006年2月25日
目 录 录 第1章绪论 (1) 1.1变形沉降学概念与内容 ++ (1) 1.2沉降变形特征.. (1) 1.3沉降作用与沉降效应 (2) 1.4 沉降变形原则 (2) 1.5 沉降学的理论路径 1.6 沉降分类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南瓜
我的头像一枚结构工程师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