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86页.doc
附件大小:15.16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分享会员:Max
分享时间:2025-01-01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简述 2
2.2 工程规模 4
2.2.1 轴线描述 4
2.2.2 隧道衬砌 5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
2.3.1 地形地貌 6
2.3.2 区间地质概况 6
2.3.3 地下水 7
2.3.4 不良地质现象 8
2.4 工程环境条件 8
2.4.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8
2.4.2沿线道路及建筑 10
2.4.3 沿线地下管线 11
2.5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13
2.5.1 特点一:埋深大,区间长,曲线多 13
2.5.2 特点二:地质环境差,隧道上部管线、构筑物较复杂 13
2.5.3 重点一:局部砂性土层中的盾构进出洞风险控制 13
2.5.4 重点二:砂性土层中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 13
2.5.5 重点三:小半径曲线段盾构施工控制技术 14
2.5.6 重点四:盾构施工中“二线一点”事故多发地段安全控制措施 14
2.5.7 重点五:隧道渗漏水的控制措施 14
2.5.8 难点一:盾构在砂质土层中掘进的沉降控制 14
2.5.9 难点二:盾构穿越重要建构筑物沉降控制技术 15
2.5.10 难点三:富水砂性地层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控制技术 15
2.5.11 难点四:深埋、长距离、多曲线盾构掘进施工测量技术 15
第三章 工程总体筹划 16
3.1 工程施工筹划 16
3.2 工程进度计划 16
3.2.1 工程进度计划表 16
3.2.2 进度保证措施 16
3.3管片供应计划 18
3.4 主要设备材料 18
3.4.1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8
3.4.2 施工主要材料配备计划 19
3.4.3 施工周转材料配备计划 20
3.4.4 施工量测仪器配备计划 21
3.5 人员计划 22
3.6 施工用电用水计划 23
3.6.1施工用水 23
3.6.2施工排水 23
3.6.3施工用电 23
第四章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25
4.1项目管理人员名单 25
4.2 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26
4.2.1 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26
4.2.2 技术管理网络图 27
4.2.3 质量管理网络图 27
4.2.4 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网络图 28
4.2.5 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网络 29
4.2.6 综合治理管理网络 29
4.3项目管理岗位职能 30
第五章 盾构掘进机 32
5.1 盾构机及选型 32
5.2 盾构主要尺寸及技术性能参数 33
5.3 盾构机检查、维修及保养 37
第六章 盾构掘进施工方案 39
6.1 盾构施工准备 39
6.1.1 盾构施工场地布置 39
6.1.2 技术交底及岗位培训 39
6.1.3 地面准备工作 39
6.1.4 井下准备工作(基座安放等) 40
6.1.5 盾构下井安装调试 41
6.2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 49
6.2.1 盾构出洞地基加固 49
6.2.2 盾构进洞地基加固 49
6.2.3 φ8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 50
6.2.4 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53
6.3 盾构出洞段施工 55
6.3.1 盾构出洞施工流程 55
6.3.2 混凝土洞门凿除 55
6.3.3 盾构出洞 55
6.4 盾构100M试推进 57
6.4.1 前100m试推进的目的 57
6.4.2 前100m试推进段的施工重点 57
6.5 盾构正常段推进施工 57
6.5.1 盾构推进主要参数控制 57
6.5.2 盾构推进的轴线控制 58
6.5.3 管片防水措施和拼装要点 59
6.5.4 同步注浆和新型单液浆液 62
6.5.5 二次补压浆 64
6.5.6 盾尾油脂的压注 64
6.5.7 隧道断面布置 65
6.5.8 材料运输和弃土运输 66
6.5.9 隧道通风 67
6.5.10 有害气体监测 68
6.5.11 防迷流措施 68
6.6 盾构特殊段推进施工 68
6.6.1 盾构在砂质土层中掘进的沉降控制 68
6.6.2 盾构在砂质微承压水土层中的进出洞风险控制 71
6.6.3 盾构穿建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72
6.6.4 盾构曲线掘进施工 79
6.6.5 穿越重要管线 80
6.7盾构进洞段推进施工 83
6.7.1 盾构进洞地基加固 83
6.7.2 盾构接收井准备 83
6.7.3 盾构姿态的复核测量 84
6.7.4 洞门混凝土的处理 84
6.7.5 盾构进洞 84
6.7.6 进洞段施工技术措施 86
6.8 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 87
6.8.1 地面监测数据反馈 87
6.8.2 盾构各类参数反馈 87
6.8.3 数据分析 88
6.9 井接头施工 88
6.9.1 井接头施工主要工艺 88
6.9.2 施工顺序 88
6.9.3 施工要求 89
6.10 隧道防水嵌缝 89
6.10.1 嵌缝各项施工工艺流程 89
6.10.2 嵌缝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 89
6.11 手孔封堵 90
6.11.1 手孔封堵范围 90
6.11.2 手孔封堵方式及材料 90
6.11.3 手孔封堵施工流程 90
6.11.4 手孔封堵时机要求 91
第七章 旁通道及泵站施工 92
7.1 旁通道及泵站概况 92
7.1.1 旁通道及泵站工程概况 92
7.1.2 旁通道及泵站结构概况 92
7.2 冻结施工 93
7.2.1 施工准备 93
7.2.2 冻结孔施工 93
7.2.3 施工总体布置 95
7.2.4 积极冻结 96
7.3 开挖与构筑 96
7.3.1 施工方案 96
7.3.2 施工准备 97
7.3.3 开挖条件 99
7.3.4 施工方法 101
7.3.5 开挖及支护质量要求 105
7.3.6 结构充填注浆 106
7.3.7 融沉注浆施工方案 106
7.3.8 防火门安装 109
7.4 信息化施工监测 109
7.4.1 监测内容 110
7.4.2 监测方法、手段及说明 111
7.5 应急预案 113
7.5.1 总则 113
7.5.2 工程风险分析 113
7.5.3 冻结孔施工应急预案 114
7.5.4 冻结施工应急预案 115
7.5.5 开挖施工应急预案 115
7.5.6 应急预案操作程序 116
7.5.7 应急抢险方案演练 117
第八章 施工测量及环境监测 121
8.1 施工测量 121
8.1.1 编制依据 121
8.1.2 仪器设备、人员安排、责任分担 121
8.1.3 基本技术要求 121
8.1.4 平面控制网测量 122
8.1.5 高程控制网测量 123
8.1.6 联系测量 123
8.1.7 地下施工测量 124
8.1.8 盾构推进测量 125
8.1.9 贯通测量 126
8.1.10 竣工测量 126
8.2 环境监测 127
8.2.1 监测内容 127
8.2.2 监测依据 127
8.2.3 布点原则 127
8.2.4 监测频率 128
8.2.5 有关报警值设定 128
第九章 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30
9.1 质量方针 130
9.2 质量目标 130
9.3 质量标准 130
9.4 质量保证体系 130
9.4.1 质量保证体系 130
9.4.2 质量管理责任制 130
9.4.3 质量管理计划 131
9.4.4 质量监督与检查 131
9.4.5 创优质工程控制 132
9.4.6 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 132
9.4.7 组织QC小组活动,进行技术攻关 134
9.5 质量控制措施 135
9.5.1 平面控制网测设的技术要求与措施 135
9.5.2 隧道衬砌质量控制 135
9.5.3 隧道轴线控制 136
9.5.4 管片拼装质量控制 136
9.5.5 地表沉降控制 137
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综治、职业健康及消防措施 138
10.1 安全管理体系 138
10.1.1 安全管理方针 138
10.1.2 安全管理目标 138
10.1.3 安全保证体系 138
10.1.4 安全保证措施 139
10.1.5 分项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1
10.1.6 盾构施工“二点一线”安全事故多发地段安全保证措施 144
10.2 文明施工 150
10.2.1 创建目标 150
10.2.2 文明施工措施 150
10.3 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152
10.3.1 公用管线保护目标 152
10.3.2 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 152
10.3.3 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152
10.4 治安消防措施 154
10.5 防汛防台措施 155
10.5.1 设防范围和标准 155
10.5.2 要害部位及措施 155
10.5.3 防汛器材 156
10.5.4 盾构隧道施工防汛防台措施 156
10.6 交通配合措施 156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158
11.1 全面运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 158
11.2 环境保护方针 158
11.3 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158
11.4 环境保护措施 158
11.4.1 噪音控制 158
11.4.2 扬尘控制 160
11.4.3 废水及废弃物处置 162
11.4.4 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保护 163
第十二章 节能措施 164
12.1 管理思想 164
12.2 节约控制领导小组 164
12.3 工地节约控制责任制 164
12.4 节约措施 165
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166
13.1 风险评估 166
13.1.1 隧道施工风险辨识与控制 166
13.1.2 旁通道及泵站施工风险分析 173
13.2 应急预案 173
13.2.1 应急处理流程 173
13.2.2 应急处理措施 174
13.2.3 工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77
13.2.4 应急抢修材料设备 178
13.2.5 信息报告和通讯联络 179
13.2.6 日常检查和演习 180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地质及环境是基础、设备是关键、人是根本”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盾构隧道施工的特点,也概括盾构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盾构穿越范围内的地质环境和土层特性,以及上部建(构)筑物、管线,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等隧道所处的环境是盾构隧道施工的基础。必须经过调查、分析、理解这些环境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必要的辅助施工措施,选择适宜施工机械。方可进行盾构掘进施工。
盾构施工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施工行业,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因此必须保证盾构机及配套设备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对设备的管理水平高,要保证机械、电气、液压、控制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力量。要做好管、用、养、修等各个方面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盾构施工有别于一般的工程建设“片、面开花”的施工活动,也有别于一般的工厂流水化生产。是介于两者之间高度流水化的施工活动。它从材料进场、垂直运输、水平运输、管片拼装到渣土外运,就是一条流水线。但这条流水线不确定因素很多,因为是“串联”的,只要一个点出现问题,整条线瘫痪,导致工期延误、质量及安全环境事故。这体现了人的管理得重要性,管理主要就是保证这条流水线不要“断链”,从人、机、料、环、法各个方面保证。另外盾构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更加强调的管理的重要性。
鉴于盾构施工项目的上述特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工程实施将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为施工宗旨,从施工方案、人员配置、机械配备、材料供应和工程服务等方面全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配,使施工忙而不乱、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质量最好,达到优质标准。
1.2编制依据
1、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3标工程招标文件、补充文件及施工图纸资料;
2、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3标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3、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3标工程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成果报告;
4、经现场踏勘所获得的现场自然条件资料及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答疑文件;
5、本企业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6、本企业现有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7、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述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3标段工程包括虹莘路站、中春路停车场工作井~七莘路站~虹莘路站区间结构,工程包含虹莘路站一个地下三层车站工程及中春路停车场工作井~七莘路站~虹莘路站区间单圆盾构地下隧道两个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区间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等。
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走向为:区间出七莘路站端头井后,自西向东偏北沿顾戴路车道下行线走,于横沥港桥主桥在平面避让,下穿外环线顾戴路立交后进入虹莘路站。本区间为单圆盾构区间,区间长1628m,埋深10~20米之间,2台盾构从虹莘路站上下行线依次始发,七莘路站接收,见图1。本区间设置旁通道及泵站。影响本区间的因素有以下几个地方:横沥港桥、皇都花园商铺、外环线顾戴路立交、S20公路顾戴路路口Φ813天然气顶管、顾戴路上Φ1000煤气管、圣淘沙花园3层别墅等。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设计情况见表2.1、图2-1、图2-2。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平面图见蓝图。
表2.1 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设计情况一览表
项 目 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
线路走向 线路整体呈自西向东走向。
区间
起止位置 区间出七莘路站端头井后,自西向东偏北沿顾戴路车道下行线走,于横沥港桥主桥在平面避让,下穿外环线顾戴路立交后进入虹莘路站。
线路里程 SK0+454.760~SK2+082.499,单线长度1627.739m
曲线 设有五段曲线,最小曲线半径649.896m
坡度 最大坡度25.000‰,最小坡度2‰
埋深(覆土) 9.68m~20.10m
旁通道及泵房 设旁通道及排水泵1座
管片 6块径向厚度350mm、环宽1.2m的环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通缝拼装,组成外径6.2m,内径5.5m的圆形隧道。
图2-1 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推进示意图
图2-2 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总平面图
本标段隧道盾构区间工程范围:中春路停车场工作井~七莘路站、七莘路站~虹莘路站两个区间。
虹莘路站~七莘路站区间:区间出七莘路站端头井后,自西向东偏北沿顾戴路车道下行线走,于横沥港桥主桥在平面避让,下穿外环线顾戴路立交后进入虹莘路站。
本段区间较长,里程范围为SK0+454.760~SK2+082.499,单线长度1627.739m。上行线有五段曲线,最大曲线半径和最小曲线半径分别为649.896m和2999.975m。线路纵断面最小坡度2‰,最大坡度25.000‰。隧道覆土厚度最小为9.68m,最大为20.10m。本区间为双线单圆盾构区间,在最低点设置旁通道(兼排水泵站)1座。
区间主要控制点有以下几个主要地方:横沥港桥、横沥港防汛墙、皇都花苑、皇都花苑地下车库围护桩、皇都花园商铺、外环线顾戴路立交、S20公路与顾戴路路口Φ813天然气顶管、顾戴路上Φ1000煤气管和乔阳电子有限公司。
工程内容有盾构掘进施工(包括车架转换及二次注浆)、地下建筑物清除(包括地下废弃管线的清除等)、联络通道及泵站、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
隧道衬砌构造形式:衬砌采用1.2m预制钢筋砼管片;管片设计强度C55、抗渗等级≥S10;隧道内尺寸:φ5500mm(内径);隧道外尺寸:φ6200mm(外径);每环由6块管片组成,环宽1200mm,径向厚度为350mm;管片环向、纵向均采用M30直螺栓连接。衬砌防水措施为两道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