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CC th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 [编号ODCC-2023-05004]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 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开放数据中心 2023-09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ODCC-2023-05004 编写组 项目经理: 吴美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工作组长: 郭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贡献专家: 温小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01 郭俊峰 南方电网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刘运 南方电网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0 110 宋文 南方电网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张炳华 10 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 陈骁 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 李宝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部登科 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蒋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付真海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赵晓明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韦豪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黄弘扬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徐龙云 W.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cn 苗兵杰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林峰 宁夏通信学会 黄迪 宁夏通信学会 黄正平 宁夏通信学会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ODCC-2023-05004 前言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能源生产、消费和利用呈 现新的发展趋势,电力行业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变革。
随着新能源的 快速发展,具有绿色低碳、灵活柔性、数字智能等特征的新型电力 系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低碳能源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和 重要支撑。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 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 顶层设计,鼓励各类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开展 相关技术试点和区域示范。
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等部委联合发 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网 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5月,《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的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支 持和指导电网企业积极接入和消纳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源网荷储新生态,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快速 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
通过先进的信息和控制 技术,进一步加强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的多向互动, 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ODCC-2023-05004 目录 声明 编写组 II 前言 III 一、电力系统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 (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稳步提升 (三)新兴技术创新水平不断突破 (四)二氧化碳排放规模有效降低 、新型电力系统内涵 (一)新型电力系统提出背景 (二)新型电力系统意义深远 (三)新型电力系统特征显著 (四)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 1.电力电量平衡挑战 2.系统安全稳定挑战 3.电力成本挑战 8 4.低碳用能挑战 5.调度控制挑战 三、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源网荷储新生态 (一)发电侧:以新能源为主、煤电为辅 8 (二)电网侧:分布式微网和大电网互补 (三)负荷侧:由“源随荷动”转向“源网荷互动” 10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ODCC-2023-05004 1.需求侧响应 11 2.电力现货交易, .11 3.离网预备机制互动,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管理 12 (四)储能侧:增强电网柔性 13 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关键举措 15 (一)电源侧:提高绿色能源接纳 16 (二)电网侧:优化电网发展方式 17 (三)负荷侧:提升电力负荷弹性 18 1.微网规划设计与评估 18 2.微网的控制、保护与通信 19 (四)储能侧:深化储能技术应用 21 (五)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与实施效果 24 1.发展模式 24 2.实施效果 25 五、应用场景分析 28 (一)数据中心应用场景 28 1.电源侧:多能互补,多方式并存 29 2.电网侧:主动配电网络,安全稳定供应 30 3.负荷侧:优化数据中心配电系统的架构 31 4.储能测:源荷多元储能,最大程度消纳绿电 31 (二) “零碳”物流园应用场景 32 1.电源侧:多源供给“绿能降碳” 33 2.电网侧: “网能交互”稳定电力、辅助电力服务 33 3.负荷侧:负荷多样聚合、柔性可控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