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中建八局/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2022年编制).doc

附件大小:8.95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1
2.2 工程设计概况 1
2.3 钻孔灌注桩设计概况 2
2.4 检测要求 2
2.5 工程概况 3
2.6 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3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7
3.1 施工组织 7
3.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8
3.3 试成孔 12
3.3.1试成孔要求 12
3.3.2试成孔结论 13
3.4试桩 14
3.4.1试桩概况 14
3.4.2试桩内容 17
3.4.3试桩目的 17
3.4.4试桩施工工艺 17
3.5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17
第四章 资源计划 35
4.1 主要机械投入计划 35
4.2 主要劳动力投入 36
第五章 质量管理办法 36
5.1 钻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36
5.2 主要控制措施及常见问题处理 37
5.2.1 测量控制 37
5.2.2 原材料和半成品控制 37
5.2.3 过程控制 38
5.3 保证桩位符合设计规范的技术保证措施 38
5.3.1 保证孔径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 38
5.3.2 保证钻孔垂直度的技术措施 38
5.3.3 保证孔深的技术措施 38
5.3.4 钢筋笼成型及吊放的技术措施 39
5.3.5下导管技术措施 39
5.3.6 混凝土灌注成桩技术措施 39
5.4 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法 39
5.4.1 塌孔原因 39
5.4.2 钻孔偏斜原因 40
5.4.3 卡钻原因 40
5.4.4 导管进水 40
5.4.5 浮笼 40
5.4.6 扩孔及缩孔原因 41
5.4.7 卡管 41
5.4.8 混凝土在灌注时不易下落 41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42
6.1 安全管理措施 42
6.2 机械设备及临时用电 42
6.3 安全防护 43
6.4 文明施工 43

南京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南板块,基地分为B、C、AD三个地块,北靠庐山路,南接中和路,东、西侧分别与宜悦街及友谊街相邻,地块间以道路为区隔,分别为永初路及元前路。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万㎡,总建筑面积约85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5万㎡,地下建筑面积约30万㎡。项目包含科研设计、生态办公、人才公寓、零售商业及附属配套等功能,楼宇之间通过智慧连廊连接。项目打造基于智慧建筑理念的互联网产业社区,有力支撑阿里巴巴本地化落地和产业链发展,成为阿里及生态圈产业互动的集聚地和阿里创新业务的线下体验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市建邺区新地标性建筑。

本工程共分为AD块地施工,灌注桩概况见下表所示:
(1)灌注桩施工时应保证桩径偏差≥0,桩位允许偏差≤70+0.01H(H为桩基施工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垂直度偏差小于1/200。
(2)灌注桩保护层厚度为50mm,混凝土塌落度宜为180~220mm,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5,不得大于1.3。
(3)灌注桩在砂层、粉土层中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塌孔、缩颈。
(4)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100mm。

1、本次工程桩相关的检测内容包括:成孔质量检测(孔径曲线、孔底沉渣、泥浆比重、充盈系数),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低应变、超声波、或钻孔取芯)及视情况增加注浆效果检测等。
2、成孔质量检测。检测单位需对工程桩进行成孔曲线、孔底沉渣、泥浆比重、充盈系数、垂直度检测的抽样测试。
3、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工程桩应进行100%低应变检测及10%超声波检测(800孔径),以检验桩身混凝土质量。动测报告应包括波形曲线、质量评价、缺损程度以及所在部位。
4、试桩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试桩前通过低应变测试检测桩质量,并提供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极限抗压(抗拔)承载力报告。

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场地邻近长江,长江丰水期高水位标高8.0m左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历史最高水位(1954 年)8.294m。本地区地下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 7~8月份,最低多出现在12月份 至翌年3月份。本次野外勘探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1月,勘察期间测得场地西侧和南侧河流水面标 高约3.65m(测量时间 2019年1月12日)。
根据勘探揭示的地层条件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本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 孔隙潜水及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浅表土层中(①层填土层和②层粘性土层)。勘察期间测得孔隙 潜水初见水位埋深 0.32~12.91m(水位标高 3.76~4.76m),稳定水位埋深 0.52~13.11m(水位标 高3.56~4.56m)。
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场区周围地表水系侧向迳流的影响,雨季水量较丰。水位受季节性 变化及附近河水位影响较大,年变化幅度一般在 2.0m左右,水位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调查和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场地近3~5年及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可按室外地面整平标高下埋深 0.0m考虑。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②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粉土、③1层粉细砂、③2层粉细砂、④层中粗砂混卵砾石中,含水层厚度大,渗透性强,富水性较好。因②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砂渗透性弱,具承压性。
该四层含水层基本连通(其中下部的③1层、③2层、④层完全连通;上部的②3层因局部有弱~微透水层②3A层隔离,与下部三层局部连通)。
由于场地东南区域相对隔水层②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砂缺失,同时受场地周边地层,以及附近地铁站等地下工程降水施工的影响,场地各个区域的承压性和水位存在一定差异。
勘探期间,对六个观测孔(J36、J94、AJ19、AJ93、BJ21、CJ3)通过隔离上部不透水层后,测定承压水稳定水位,钻探深度至承压含水层后,采用套管隔水,并抽取套管内水,降至承压含 水层顶标高,24小时后进行承压水水位量测,测量结果:钻孔 BJ21 和 CJ3 位置下部含水层不具有承压性,钻孔 J36、J94、AJ19、AJ93 中测得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2.97~12.05m,水位标高 2.41~3.19m。承压水主要接受场外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水位相对稳定,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潜水小,年变化幅度一般在1.0m左右。
由于场地水文地质情况较复杂,按不利因素综合考虑,承压水与潜水连通,承压水水位可按潜水水位考虑。经与设计沟通确认,基坑支护拟采用落底式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插入中风化岩层。若基坑支护做不到全封闭止水,建议根据项目和设计具体需求,结合周边环境条件进行有 针对性的、专业的水文地质勘察。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和中风化裂隙中,场地基岩为粉砂质泥岩,岩体较完整,一般情况下除强风化岩石中含有少量裂隙水外,中风化岩层内为非含水层,局部裂隙发育会有少量裂隙水,但水量不大,一般无统一水位。基岩裂隙水接受承压水补给,由于埋藏深度大,强风化厚度较小,水量不大,对工程影响不大。

拟建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友谊街以北,江山大街以南,庐山路东,中和路以西。
场地属于长江漫滩相地貌单元,经人工改造,原有地貌形态已不复存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依据岩土体的成因、时代、埋藏分布等特征,可将勘探深度内揭示的岩土层分为5个工程地质大层,其中①层主要为近期人工堆填物;②层土以新近期软弱土体及稍密状砂性土为主,③层土以中密~密实状砂性土为主;④层为密实状中粗砂混卵砾石层;⑤层为粉砂质泥岩,受胶结程度及 风化程度的差异性影响,岩石强度差异较大,软硬不均。
各工程地质大层根据不同岩性、不同强度以及物理力学指标的差异,再进一步细分为相应的12个亚层,其中①层分为2个亚层;②层分为4个亚层;③层分为3个亚层;④层为1层;⑤层分为2个亚层,各岩土层埋藏分布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场地地层厚度、层底埋深、层底标高见下表,中风化岩面标高二维等值线详见附图,各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序号 土层 土层概况
1 ①1杂填土(Q4ml) 杂色,灰色~灰黄色为主,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碎砖碎石夹黏性土、砂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茎,非均质,硬质含量以 20%~60%为主,分布不均,表层和底层含量较多,中间局部夹淤泥质填土,该层主要为近期地表以上所堆填,均匀性差,其中元前路区域该层分布以砂石垫层和二灰土为主,填龄约8年左右,该层全场分布。
2 ①2素填土(Q4ml) 灰色~灰黄色,稍密,以黏性土为主,夹少量碎石子和根茎植物,以原地表之下填土为主,填龄在 10 年以上,其均匀性较差,该层局部分布。
3 ②1粉质黏土(Q4a1+p1) 灰黄色为主,局部灰色,软塑~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斑纹,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该层分布于场地 A 地块和 B 地块南侧。
4 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砂(Q4a1+p1) 灰色为主,局部灰黑色,流塑为主,局部软塑,含少量贝壳碎片及腐殖质,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中低,高压缩性。局部夹粉砂、粉土薄层,单层厚度一般在 3~5mm,具层理,偶呈互层状。根据该层土所做有机质含量试验,有机质含量为 1.8%~2.4%。局部层顶分布约 0.20~0.40cm 左右灰黄色粉质黏土。该层场地 C 地块南侧缺失。
5 ②3粉砂夹粉质黏土、粉土(Q4a1+p1) 灰色,稍密为主,饱和,粉砂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 和云母片为主,颗粒呈圆形和亚圆形,级配一般。局部 夹薄层状粉质黏土,单层厚度一般,3~6mm,具层理,局部夹粉土,呈团块状分布。该层为液化层,液化指数 0.42~3.98,液化等级为轻微。该层场地 A 地块西侧缺失。
6 ②3A粉质黏土夹粉砂(Q4a1+p1) 灰色,软塑~流塑,含腐殖质,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 中等偏低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高压缩性。夹较多粉砂薄层,粉砂单层厚度一般在3~5mm,呈千层饼状,层理清晰,局部富集粉砂团块。根据该层土所做有机质含量试验,有机质含量为 1.1%~1.3%。场地C地块大部分区域及 B 地块南侧缺失。
7 ③1粉细砂(Q3a1+p1) 灰色~青灰色,中密为主,饱和,粉砂为主,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云母片为主,颗粒呈圆形和亚圆形,级配一般。局部夹少量薄层状粉质黏土,具层理,局部并夹有少量粉土,呈团块状分布。该层全场分布。
8 ①A粉质黏土夹粉砂(Q3a1+p1) 灰色,软塑~软可塑,含腐殖质,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偏低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高压缩性。局部夹粉砂薄层,粉砂单层厚度一般在3~5mm,呈千层饼状,层理清晰,局部富集粉砂团块。该层以透镜体状分布于③1层和③2层之间及③2层内部。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场地 A 地块北侧和 B 地块南侧。
9 ②2粉细砂(Q3a1+p1) 青灰色,密实,饱和,细砂为主,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云母片为主,颗粒呈圆形和亚圆形,级配一般。局部夹少量薄层状粉质黏土,具层理,局部夹少量中砂,层底局部分布中粗砂。该层全场分布。
10 ④中粗砂混卵砾石(Q3a1+p1) 青灰色为主,密实,以中粗砂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片。卵砾石的含量约 10%~45%,分布不均,整体以上少下多的趋势,直径 2.0~6.0cm为主,局部颗粒直径较大,直径超过 10.0cm,有一定的磨圆度,以亚圆形、次棱角状为主,成分为燧石、长石、石英等,夹杂少量姜结石,颗粒级配不均,分选性差。该层全场分布。
11 ③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K2p 紫红色~棕红色,密实,岩芯风化严重,上部以土状为主,下部以砂土状夹碎块状为主,手捏易碎,浸水易软化,风化裂隙发育,岩芯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全场分布。
12 ⑤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K2p 紫红色~棕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长短柱状,锤击声哑,锤击易碎,局部夹碎块状,岩芯采取率约 75%~85%,岩石质量指标 RQD 约为 70%~80%,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完整,完整性指数 KV为 0.59~0.64,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以极软岩为主,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3.70MPa,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全场分布,未揭穿,最大揭示厚度为42.80m。


3.3 试成孔
3.3.1试成孔要求
(1)钻孔灌注桩施工(含前试桩施工)前宜做试成孔,成孔数量不少于2个,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钻孔灌注桩的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
(2)试成孔过程中应测定不同深度处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等技术指标。
(3)须在试成孔施工完成后的0、6、12、18、24小时节点,多次测定孔径曲线和孔底沉渣厚度,以模拟实际工况,了解孔壁随时间的稳定性及沉渣厚度。总的测试时间不应小于成孔后至成桩的实际施工间隔时间,测试间隔以6小时为基本记时单位。
(4)应将试成孔测试成果提交给设计院,包括孔深、垂直度和各时段的孔径,沉渣厚度等指标,如检测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应拟定补救措施或者重新选择施工工艺。
(5)试成孔有异常情况时,应暂缓后续桩基及试桩施工作业。试成孔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封填处理。
3.3.2试成孔结论
1、本工程的600mm的孔径成孔采用正循环钻机,边钻进边注入泥浆护壁。在进入地下45m以上采用黄泥浆(泥浆比重1.1~1.3),在进入地下45m以下采用黄泥造浆。在进入地面45m以下(泥浆比重1.3~1.5),钻头的进尺速度控制在20cm/min以内。
2、本工程的600mm的桩成孔结束后,一清,下放钢筋笼,下放导管,再二清。清孔拟采用正循环清孔。正循环清孔需要较长时间(30-90分钟左右),反循环清孔时间较短(控制在15-20mim),对浇筑时间的控制要求严格。确保二清的沉渣厚度小于50mm,再浇筑混凝土。
3、本工程的800mm的孔径成孔采用正、反循环钻机,边钻进边注入泥浆护壁。采用原土造浆及黄泥造浆。在成孔-清后立即下钢筋笼,下完钢筋笼二清后,沉渣厚度在50mm以内,30min之内浇筑砼。
4、入岩判断:直径600灌注桩满足设计长度后桩端需入④层含卵砾石中粗砂层不少于1.2米,可直接按照地勘报告和设计桩长双控确认有效桩长;直径800灌注桩满足设计长度后桩端需入⑤2层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层不小于2米。每根入岩后,进行报验,取岩芯留样,泵吸反循环取岩芯方法是通过砂石泵的抽吸作用,在钻杆内腔形成负压,在孔内液柱和大气压的作用下,孔壁与环状空间的冲洗液流向孔底,将钻头切削下来的钻渣(岩芯)带进钻杆内腔,再经过砂石泵排至地面。
3.4试桩
3.4.1试桩概况
为核对地质资料,同时检查前期选择的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要求,选择进行试桩,具体详见各地块桩位布置图。设计参数及配筋如下所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888888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