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规范在《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基 础上,总结吸纳了近年来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 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设计标准,并广泛征求意 见.经审查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牵引供电、牵引 变电所、接触网、牵引供电调度和远动系统、供电检修;另有2个 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35kV~110kV变 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国家及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共性内容纳人到本规范中。
2.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寒温和寒冷地区、节能和环境保 护的设计要求等。
3.优化了术语内容。
4.增加了枢纽供电和供电臂分段供电有关规定,删除了BT 供电方式、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及其有关内容。
5.修订了吸上线、接轨连线的设计规定。
6.增加了220kV、330kV配电装置型式选择、GIS装置、 变电二次系统防雷及过电压防护措施、供电电缆接地的有关 规定。
7.增加了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主接线的有关内容,完善了 3
所用交流电源的有关设计规定。
8.完善了牵引供电系统辅助保护的有关内容,修订了继电保 护和自动装置以及测量仪表装置的有关设计要求,增加了220kV 及以上变压器双重化保护配置设计规定。
9.结合铁路防范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完善了接 触网绝缘水平、防雷接地、防鸟等有关规定。
10.补充了双层集装箱区段、车站无柱雨棚区域、中性段 (无电区)和隧道内等接触网设计以及接触网刚性悬挂设计 内容。
11.增加了接触网一受电弓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指标、正 线接触线最小张力的有关规定。
12.完善了接触线的最大坡度及坡度变化、接触网最短吊弦 长度、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摆动量及抬升量以及支柱、基础和腕臂支 持装置的选型原则等有关规定。
13.完善了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功能配置等要求和安全监控 系统的有关规定。
14.完善了供电检修等相关内容。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 资料寄交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河东区江 都路33号,邮政编码:300250),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规范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汉卿、苏鹏程、王术合、丁为民、刘峰涛、 叶超荣、李高翎、徐自力、田胜利。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张北斗、钟松辉、徐晓旭、安英霞、张强、 张克永、陈学光、刘永红、朱飞雄、夏炎、田志军、杨佳、陈兴强、 黄维、刘长志、刘贺江、李锐、涂慧敏、车娟。
5
目次 1总 则 2术 语 3牵引供电 3.1一般规定 3 3.2牵引供电系统 3.3牵引变压器、导线 6 3.4吸上线、接轨连线. 4牵引变电所 8 4.1所址选择和总布置 8 4.2 主接线 10 4.3 室内配电装置 11 4. 4 控制室. 17 4.5 室外配电装置. 18 4.6 所用电源和操作电源 25 4.7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25 4.8 二次接线 31 4.9 测量仪表装置 33 4.10 照 明 34 4.11 电缆敷设 35 4.12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 36 4.13 电力设备接地及回流 42 5接触网. 48 5.1接触悬挂 48 5.2气象条件 52 7
5.3防雷、绝缘、接地. 53 5.4平面布置. 57 5.5 5支持结构与基础 60 5.6附加导线. 68 5.7环境防护.. 70 6牵引供电调度和远动系统 71 6.1牵引供电调度. 71 6.2远动系统 71 6.3安全监控系统.. 72 7供电检修 74 附录A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的最小防火净距 76 附录B人工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77 本规范用词说明 80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8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