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建筑史稿》蔡达峰、宋凡圣主编
附件大小:44.79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匿名用户
分享时间:2021-08-12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东濒浩瀚的东海,西连富庶的太湖流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横贯全境经长江入海的黄浦江,航道宽深,水量充沛,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对外贸易水道。
早在宋朝,就在今南市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建起了上海镇,开展对外贸易。元朝在这里设立了市舶司,管理中外船舶进出和征收货物税款,并从华亭县划出五个乡设置上海县,县治的设立更促进了上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上海已成东南名邑。永乐(1403~1424)以后,上海的对外贸易虽因海禁而无法进行,但棉纺业却取得空前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棉业中心。清康熙年间,海禁开放,上海设立了海关从此“往来船舶,俱入黄浦编号,海外百货毕俱”,“黄浦江上舳舻相接,帆樯比栉”,在大东门、小东门一带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和贸易中心。上海不仅是棉布进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也是南北洋海上贸易的中转站。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清政府停止广州以外各口岸的对外贸易,只允许华侨船舶来往于上海和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上海的对外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工商业却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以至东南亚的百货仍以上海为集散地。至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已经是全国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了。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视上海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理想基地,在《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列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从此,英、美、法等国在上海旧城区之外,辟租界,筑马路,造洋房,开办工厂,经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形成了一个以西方建筑为主的新市区。随着民族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市区除原有的旧城区外,扩大到整个南市和闸北、浦东江湾等地区。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发展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一、上海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市区形成和发展时期。1840年前,上海除旧城区外全都是农田和大大小小的乡镇。在开埠后不久的1845年,市区仅有旧城区(今南市一带)和旧城区北面沿黄浦江一侧的820亩英人居留地,到了20世纪20年代,市区就包括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南市、闸北、浦东、江湾等几个区了。可以这样说,近代上海的市区是由租界的不断扩张和南市、闸北、浦东、江湾等地区的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1.市区的形成
租界的形成上海开埠以后,英国借口“华洋杂居不便”,以《虎门条约》中准许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的条款,腐败的清政府拟定了《上海土地章程》这个章程同意划黄浦江以西、界路(今河南中路)以东、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东路)以南的820亩土地为英人居留地,作为他们租地造屋之用。仅过了几年,在184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将租地造屋的面积扩大到2820亩,北抵苏州河、西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此后,在法国和美国援例要求租地造屋之下,清政府于1848年将苏州河北虹口一带划给美国人作为居留地(未划定租地的范围);第二年,又将护城河及潮州会馆以北、洋泾浜以南、黄浦江以西、关帝庙褚家桥(今西藏南路附近)一带共986亩土地划给法国人作为居留地。1861年,清政府又允许法国将居留地的东南方界线推至小东门外城河地区,从而,法国的居留地增至1124亩。到了163年,清政府又确定了虹口一带美人租地造屋的范围:西从泥城浜与苏州河的交汇处起,向东沿苏州河及黄浦江到杨树浦,顺杨树浦向北三里之点朝西划一直线又回到泥城浜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本书是在《上海近代建筑史初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一九五八年春,受建筑工程部与建筑科学院委托,陈从周先生主持上海建筑古、近、现代三史的编撰工作,为此,陈先生在上海成立了建筑三史编撰委员会。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建筑史的重点,因此近代史部分由陈从周先生亲自负责,选定章明同志一起编写。因当时大部分
近代建筑还保存旧貌,留下的档案数据尚完整,许多参与工程的设计师和其他人士尚健在,所以,经过三年的测绘、摄影、资料整理和访谈,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形成了《上海近代建筑史初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近代建筑史的整理被延宕至一九八五年才重新开始,陈先生仍指定章明同志一起编写,全书至一九八八年整理完成,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次编纂《陈从周全集》向章明征求能否收入此书时,他慨然应允,并指出虽然在《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编纂中做了不少具体的工作,但从编写的构思、写作的体例、调查的方法、出版的推动等均是陈从周先生之功。诚然,除了此书的编纂和出版,陈从周先生对上海近代建筑保护所付出的心血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上海一些近代建筑就是在他的极力呼吁下得到保护的。“建筑应有情,至今思梓翁”,所以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主要著作之一。
本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署名陈从周、章明主编,另有多人参加了一些具体工作。这次收入全集时,为尊重原合作者的劳动,特保留了本书出版时的前言,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本卷使用的版本即上海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版,感谢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蔡思超同学协助校对文稿。
内容索引:
序言(001)
前言(003)
第一章城市概貌(005)
一、上海市区的形成和发展(006)
二、抗战时期上海的城市建筑…(025)
三、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城市建筑和“大上海都市计划”(029)
第二章新类型建筑(031)
一、新类型建筑的发展和特点…(031)
二、上海的公共建筑…(043)
三、工业建筑(169)
四、居住建筑(184)
五、娱乐建筑……(223)
第三章建筑设计机构(253)
一、外国人的设计机构…(253)
二、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活动…(256)
本卷图片索引(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