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工程(后张法)施工方案.doc

附件大小:1.08MB
附件格式:2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三、施工方法设计
本工程预应力筋主要布置于 ,对于预应力技术要求较高、较全面。预应力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抗裂等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针对本工程以上特点,通过对本工程预应力结构设计方案的分析讨论,在预应力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技术要点:
1 预应力筋定位
支架钢筋的规格为 ,梁钢绞线的定位钢筋间距为 。
2 梁柱节点处预应力筋穿设
梁柱节点处梁柱弯折锚固的普通钢筋比较多,节点钢筋密集,这对预埋张拉端锚垫板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避免该问题,框梁梁面筋分层错开间距下弯锚固,以便让出安装张拉端锚垫板的预留空间。

一般张拉端锚垫板(喇叭管)长为:5孔锚垫板长130mm,6孔及7孔锚垫板长160mm;5孔、6孔及7孔锚具厚度均为50mm。根据锚垫板尺寸,建议梁柱节点处边梁的第一排普通钢筋与第二排普通钢筋往下弯折锚固的水平间距定为≥210mm,以保证锚垫板+锚具的长向有足够的埋设空间。
3 预应力节点构造
工程中预应力筋端部节点特别是梁筋的构造复杂,必要时需现场放样,普通钢筋的布置应考虑到预应力锚具的安装空间。本工程中主要有以下节点形式:
3.1 有粘结预应力束固定端节点:固定端采用15-1挤压式锚具,其构造如图3.1所示。

4 变角张拉技术
4.1 变角张拉技术
变角张拉是指用变角块将张拉端的预应力筋按规定的方向和转角弯起,使张拉千斤顶的轴线和锚垫板法线呈一定角度并对预应力筋实施张拉的工艺。变角张拉技术解决了诸多张拉空间受限制时的张拉锚固问题。
变角张拉装置是由顶压器、变角块、千斤顶等组成。每一变角块有一定的变角量,通过叠加不同数量的变角块,可满足5 o~60 o的变角要求。变角块与顶压器和千斤顶的连接,都要一个过渡块。安装变角块时应注意块与块之间的槽口搭接,一定要保证变角轴线向结构外侧弯曲。
4.2 变角张拉的控制参数和技术要求
为使张拉后应力达到设计要求,本工程的张拉设备采用 生产的变角器及其配套的液压顶压器。在施工中,安装变角块时应注意块与块之间的槽口搭接,一定要保证变角轴线向结构外侧弯曲。张拉过程中应避免夹片嵌住钢绞线。

五、材料进场要求
1、主要预应力材料的选购
1.1 施工中所用材料必须有生产批号、产品质量保证书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1.2 预应力绞线截面特征及力学性能
1.3 本工程所用预应力钢绞线截面尺寸及力学性能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钢绞线出场时应有质量保证书,每盘上应挂有标盘,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外观检查:应在使用过程中逐盘进行,其钢绞线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机械损伤,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明显的麻坑。无粘结筋则外包层完好,油脂丰满。
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中任取三盘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要求抗拉强度fptk≥1860N/mm2,δ≥3.5%。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该盘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应加倍取样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
2、预应力锚固体系的质量要求及外形要求
预应力锚固体系分为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预应力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固体系,由锚环、夹片、承压板、螺旋筋等组成;固定端采用挤压式锚固体系,由挤压锚、承压板、螺旋筋组成。本工程拟选用 锚固体系产品,达到了JGJ85-2002对锚具的要求,所有性能均达到规定要求。
锚具进场后,除应按产品出厂证明文件核对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尚应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要求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外观检查 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2)硬度检验 由锚具生产厂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
(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由锚具生产厂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
预应力筋用锚具验收批的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验收批。
预应力夹片锚具在张拉端的内缩量按照规范要求不大于4~6mm。
六、预应力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
本工程预应力梁中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根据本工程的结构设计特点,确定该部分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如下:
穿设波纹管→安装端部配件→穿设预应力筋→浇筑混凝土→张拉→孔道灌浆→封端
2、具体施工方法
2.1穿设波纹管
2.1.1 土建总承包单位支好梁的底模,普通钢筋就位之后,根据设计要求的矢高安装预应力定位支架,其间距约为 。支架用φ 以上直径的钢筋制作。
2.1.2 铺设预应力波纹管,并牢牢绑扎在定位支架上,连接部位用防水胶带缠绕。
2.1.3 在构件的端部应设置灌浆孔,每跨的最高点安装盖瓦和排气管,如下图所示。
2.2安装端部配件
2.2.1 波纹管位置固定好并穿束完成后,可安装锚垫板及螺旋筋。端部锚垫板、螺旋筋由于处于支座钢筋较密处,安装比较困难,应保证其位置的准确。同时还必须保证垫板与孔道切线相垂直。
2.2.2 当穿束在浇捣混凝土前进行时,在锚垫板安装完成后,应对垫板外工作长度内的外露钢绞线进行保护,同时应对预应力孔道和垫板上的灌浆孔进行封闭,防止其它物质对其损害。具体方法:在外露钢绞线外采用防水胶布材料进行包扎。

2.2.3 用棉丝密封灌浆孔、喇叭口等重要部位,连接部位用胶带缠绕密封。
2.2.4 在浇筑混凝土前,技术人员认真检查各关键部位及预应力孔道的高度,认真仔细全面地检查波纹管有无破损,认真填写“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2.5 在浇筑混凝土时,特别要注意并重点交待振捣棒不得直接碰撞预应力孔道,防止破坏波纹管而导致浆体进入预应力孔道。
2.2.6 浇筑混凝土过程前,应用胶带封堵所有灌浆孔和排气孔,并用棉丝塞紧喇叭口等空腔,防止水泥浆进入波纹管堵塞预应力孔道。
2.3、穿设预应力筋
2.3.1 钢绞线的下料
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应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钢绞线的下料宜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2.3.2 预应力筋的穿束
穿束方法采用人工穿束方法,穿束时工人站在脚手架上逐步将预应力筋穿入孔内,束的前端应扎紧并包裹胶布,以便顺利通过孔道。
2.4、混凝土浇筑
2.4.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专项的预应力孔道检查。项目部将组织自检,包括仔细检查预应力孔道的完好,及时修补。孔道接头处应用胶布密封好。另外预应力张拉端处应用棉丝密封灌浆孔、喇叭口等重要部位。固定端应用水泥浆封堵死。
2.4.2 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直接碰撞预应力孔道,防止破坏波纹管而导致浆体进入预应力孔道。
2.4.3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及时拆除预应力梁张拉端的侧模板,清理张拉端喇叭口和预应力筋,安装锚具,为张拉工序作好准备。
2.5、预应力张拉
2.5.1 本工程中除设计特别要求外,预应力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张拉。
2.5.2 预应力张拉设备在使用前,应送权威检验机构采用顶顶机的方式,对千斤顶和油表进行配套标定,并且在张拉前要试运行,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5.3 理顺张拉端预应力筋次序,依次安装工作锚、顶压器、千斤顶、工具锚。
2.5.4 由于开始张拉时,预应力筋在孔道内自由放置,而且张拉端各个零件之间有一定的空隙,需要用一定的张拉力,才能使之收紧。因此,应当首先张拉至初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百分之十),量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再张拉至控制应力,量测伸长值,计算实测伸长值△L1。核算伸长值符合要求后,卸载锚固回程并卸下千斤顶,张拉完毕;
2.5.5 如果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大于千斤顶的行程,可采用分级张拉,即第一级张拉到行程后锚固,千斤顶回程,再进行第二次张拉,直至达到张拉控制值。
2.5.6 张拉作业,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实测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的偏差应在(-6~+6)%范围之内,超出时应立即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后再继续作业。
2.6、预应力孔道灌浆
2.6.1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灌浆,一般不宜超过48小时,以免预应力筋锈蚀。灌浆后孔道内应饱满、密实。
2.6.2 灌浆前应全面检查预应力筋孔道、灌浆孔、排气孔、泌水管等是否畅通。对预埋管成型的孔道不得用水冲洗孔道,必要时可采用压缩空气清孔。
2.6.3 灌浆前对锚具夹片空隙和其他可能漏浆处需采用高标号水泥浆或结构胶等方法封堵,待封堵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灌浆。
2.6.4 孔道灌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浆应采用普通酸盐水泥拌制,水灰比不应大于0.42,所用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级;
(2) 水泥浆试块采用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模制作,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40;
(3) 水泥浆中宜掺入预应力灌浆专用高性能外加剂。严禁掺入各种含氯盐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掺外加剂后,水泥浆的水灰比可根据需要降为0.38~0.42。
(4) 水泥浆拌和后三小时泌水率宜控制在2%,且不应大于3%,泌水应在24小时内全部被水泥浆体吸收;
(5) 水泥浆的可灌性用流动度控制:采用流淌法测定时应为130~180mm,采用流锥法测定时应为12~18s。
2.6.5 灌浆应缓慢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灌满孔道封闭排气孔后,应继续加压至0.5~0.7MPa后封闭灌浆孔。
当发生孔道阻塞、串孔或中断灌浆时,应及时冲洗孔道或采取其它措施重新灌浆。
2.6.6 当采用纯水泥浆灌浆时,可采用二次压浆法或重力补浆法以增加孔道浆体的密实度。
(1)二次压浆法:二次压浆的时间间隔一般宜为30~45min。
(2)重力补浆法:在孔道最高点处400mm以上,连续不断补浆,直至浆体不下沉为止。
2.6.7 在冷天灌浆前,孔道周边的温度应在5℃以上,水泥浆的温度在灌浆后至少有5天保持在5℃以上,灌浆时水泥浆的温度宜为10~25℃。在灌浆前,如能在孔道内通入50℃温水,对洗净孔道与提高孔道的温度是有效的。
2.6.8 孔道灌浆应填写施工记录,表明灌浆日期、水泥品种、强度等级、配合比、灌浆压力和灌浆等情况。
2.6.9 在预应力筋孔道灌浆前,应切除外露的多余钢绞线并进行封锚。
2.6.10 采用G2JJ型灌浆泵和PJ02型搅拌机。灌浆前,应进行机具准备和试车。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
由于灌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以及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从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控制。
2.7、张拉端封堵
张拉完毕后,应及时采用C45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封锚,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