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 城市的建筑空间组织》易鑫译
附件大小:41.03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芳华
分享时间:2021-09-01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FRICK教授所著的《城市设计的理论》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定义城市建筑空间的组织、城市设计和理论。
第二部分阐述城市设计的解释性理论。分别描述城市土地的时空连续性特征及其考察方法,分析城市设计构成的各个要素:建筑群、居住区、都市内城、配套设计、绿地公园、公共空间,剖析城市场所与网络关系模式,建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协同理论、城市设计的尺度层次范式、城市功能的需求与供给条件平衡方法,最后深入到当今城市设计形态之下的隐含生态系统能源、物质流和生态平衡。
第三部分建构了城市设计的规范性理论,包括了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定义范明和多目标协同设计,阐述了城市设计的期望评价、进而深入到三种城市演进范式的设计:城中文版序市扩张、城市更新和城市改建,并以对于未来城市的形态发展趋势的预测为背景探讨了未来建筑空间要素及其组合协同组织。
第四部分论述城市设计的实施方法与类型,分别就城市土地整治,建筑群落设计、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等三个空间层面的城市设计实施进行理论范式建构,并就城市设计在大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中的任务与工具完成理论界定,城市设计的实施最终也离不开投资与治理的范式设计这部分的理论建构奠定了此书超越了迄今为止的城市设计理论著作的历史性地位,为城市设计完成了历史性的跨域:城市设计发育成为城市规划的伴生体系,城市设计不再只是城市形态的研究工具,而是能将设计师桌上美好的画面实现的城市建设的有力治理工具。
第五部分提炼了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分别总结了城市设计的解释性理论、规范性理论和方法论,并强调了城市设计理论建构对于城市建设整体的理论地位。
中国的城市设计实践,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快速城市建设取得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城市设计思想和城市设计理论体系急待建立,以应对城市从速度导向的发展转型为品质导向的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前期方案的人性化研究基础,使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向建筑、园林和市政设计等层面的形态意象有效传递,以及使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对城市文化品质、人民生活质量、历史遗产保护、安全便捷的交通的有效保障和落实。为此, FRICK教授的这本《城市设计理论》此时译成中文,恰逢其时。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导言
第1章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
第2章,建筑空间组织
第3章“城市设计”的概念
第4章理论
第二部分现状的城市
第5章城市设计的解释性理论
第6章土地划分
第7章建筑群,配套设施网络,绿化
第8章外部空间/公共空间
第9章场所与网络
第10章尺度层次
第11章功能利用
第12章能源与物质流、生态平衡
第三部分待规划的城市
第13章城市设计的规范性理论
第14章目标设想
第15章对目标设想的评价
第16章城市扩张
第17章城市更新
第18章城市改建
第19章未来的城市形态
第四部分城市的建造
第20章城市设计的方法论
第21章土地整治规划
第22章建筑群规划
第23章基础设施规划
第24章土地利用与区位规划
第25章投资扶持与城市管理
第五部分综述与结论
第26章解释性理论
第27章规范性理论
第28章方法论
第29章构建城市设计的理论
英文摘要/English Ahstract
术语表
表格目录
图片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