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金鹰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附CAD图等)
附件大小:17.44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zip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分享会员:芳华
分享时间:2021-11-24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3.1、地形地貌 2
3.2、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和评述 2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
5、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3
5.1、基坑支护结构形式 3
5.2、地下水处理方案 3
6、施工准备工作 4
6.1、现场准备工作 4
6.2、技术准备工作 4
6.3、施工场地准备工作 4
7、 施工总体部署 4
7.1、施工总体布置 4
7.2、施工组织机构 5
7.3、施工质量管理网络 6
7.4、劳动力、机械投入计划 7
8、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8
8.1、双轴深搅桩的施工 8
8.2、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9
8.3、钢筋混凝土冠梁的施工 13
8.4、钢丝网片细石混凝土护坡施工 14
8.5、土钉墙及挂网喷浆的施工 14
8.6、土方开挖 16
9、基坑降水及回灌管井施工方案 17
9.1、基坑降水总体方案 17
9.2、管井设计要求 18
9.3、管井施工工艺 18
9.4、管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9
9.5、管井水位观测与管理 19
9.6、回灌管井 19
10、工程总体质量保证措施 19
10.1、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9
10.2、监测和巡查措施 20
1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0
11.1、安全生产组织 20
11.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0
11.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1
11.4、基坑安全应急措施 21
12、安全生产和文明措施 21
12.1、安全生产保证 22
12.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
13、实现质量目标措施 23
13.1、保证质量的方针、目标与原则 23
13.2、质量控制措施 23
13.3、质量保证体系 24
14、基坑监测和巡查方案 25
14.1、监测作业依据、要求 25
14.2、监测仪器设备 25
14.3、监测方案 26
14.4、监测技术措施 26
14.5、监测周期 26
14.6、巡查方案 27
15、边坡变形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27
15.1、预防措施 27
15.2、监控与预警措施 27
15.3、应急措施 27
16、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28
17、施工进度计划表 28
1、编制依据
⑴、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⑵、国家标准《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⑷、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⑸、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⑹、行业标准《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⑺、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⑻、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⑼、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⑾、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⑿、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⒀、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⒁、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⒂、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⒃、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构施工图、基坑支护设计图等;
⒅、扬州市有关法律、法规;其它现行的国家、行业、地方规范、规程及标准等。
2、工程概况
扬州金鹰新城市中心B地块住宅一期项目位于江都宁通高速公路北、文昌东路南、龙川南路西、广州路东,详见工程位置图。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45000m2,周长约为880m,基坑开挖深度为4.50~6.10m;根据本工程的周边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挖深综合确定本工程东南侧和东侧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其余各侧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建设单位:扬州金鹰新城市中心开发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扬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坑设计单位:南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上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场地较为平缓,场地地面高程一般5.27~7.26m,地表最大相对高差1.99m。
3.2、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和评述
本次勘探最大控制深度为70.00m,对所揭露的土体,据其成因时代、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差异,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编号①~③)。各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分述见下表: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勘探深度内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潜水赋存于①~③层土中,勘探期间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2.30~4.00m(水位2.39~3.62m),稳定地下水位埋深2.30~3.80m(标高2.72~3.71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反映,孔隙潜水年变幅一般在2.0m左右。根据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为6.3m,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为5.8m。
本场地对工程有直接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场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对基坑开挖施工不利,应采取有效的隔水、降水和排水措施,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流砂、管涌现象,影响基坑侧壁的稳定。
5、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本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综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采用相应的支护形式。
5.1、基坑支护结构形式
⑴、东南侧局部地段采用Φ800@1000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形式。该区段土方开挖至冠梁底标高,施工冠梁;待冠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分块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并及时浇筑垫层,待垫层达到设计强度后人工掏挖承台、集水坑、电梯井等深坑。
⑵、其它地段采用放坡挂网喷浆/放坡土钉墙进行支护。放坡及土钉墙区段,分层开挖施工土钉及挂网喷浆;土钉及挂网喷浆养护至设计要求后,分层开挖至基坑底标高。
⑶、施工地下室主体结构至±0.00m后,土方回填。
5.2、地下水处理方案
⑴、对基坑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2-1层粉土夹粉砂及2-2层粉砂中。基坑开挖深度约4.50m~6.10m,坑底位于2-1层粉土夹粉砂及2-2层粉砂中。为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局部采用Φ700@1000双轴深搅桩(双排)进行止水,采用管井降水。
⑵、双轴深搅桩桩径Φ700,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深搅桩有效长度为11.50m,共布设562根双轴深搅桩。
⑶、在坑内布置管井疏干2-1层粉土夹粉砂及2-2层粉砂中的地下水。管井深度:管井深度为16.0m。
⑷、视现场情况沿支护结构及基坑内应设明沟及集水井,及时排除坑内雨水。沿基坑四周做反坎,并设明沟,及时排除地面雨水,经沉淀、过滤后流向附近市政管网。
6、施工准备工作
6.1、现场准备工作
进入场地前,积极主动地和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办理相关手续,领取施工资料,进驻项目部,接受有关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开工前,应了解现场场地状况,实测场地原始标高及地下水位标高,地下管线、地下文物、地下障碍物。实测的控制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机械活动区外并妥加保护,搭设临时设施架设施工现场照明,满足施工需要。各工种人员上岗学习,落实机械设备,检修机械设备,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本工程的施工用水电有建设单位提供,接入施工现场,我方按要求施工用水电和生活用水电分开使用,挂表计量,施工现场用电按规定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6.2、技术准备工作
做好技术工作,任务确定以后,应提前与设计单位联系,掌握本工程结构施工图,使设计方案满足质量、功能、工艺技术的施工要求。
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汇审工作。
对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规划红线,水准点及有关尺寸、坐标、高程等资料进行交验。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的有关规范和技术规定进行深入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测量规范》、《高程控制测量》、《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临时用电安装技术规程》等有关施工规范。
6.3、施工场地准备工作
施工场地整理,进场后首先清除场地内的堆积垃圾,铺设临时道路,规划排水系统,使场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封闭施工,为更好地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封闭施工,并标注工程概况,安全文明施工标语,保证安全和文明施工的需要。
保护场区内地下管网及地下文物,进场后对此项进行调研,如有及时上报业主及有关单位,认真做安全保护措施。
7、施工总体部署
7.1、施工总体布置
按设计标准和规范施工的要求,公司进行认真仔细研究,落实施工布置。明确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和安排,明确机构体制,建立统一的工程指挥系统,确定专业的施工组织,划分各施工任务,明确主攻项目的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工期要求。
施工总体程序如下:清理现场,破除原场地砼地坪→做临时道路→渣砼外运→现场定位放线引测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做好有关施工记录及签证记录→为土方计量决算作原始依据→支护结构阻(止)水桩的施工→灌注桩的施工→支护结构中冠梁的施工→混凝土养护→开挖第一层土方→第一层土钉墙(挂网喷浆)的施工→开挖第二层土方→第二层土钉墙(挂网喷浆)的施工→……→挖土至基底→基底预留300mm土方人工开挖,并整理边坡并进行硬化处理→ 清理现场→竣工验收。
7.2、施工组织机构
7.2.1、施工管理人员组织
本工程以确保合格工程为目标,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落实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