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中常见钢筋节点做法(三维图详解)53页

附件大小:5.43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 录

• 一、钢筋保护层

• 二、钢筋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

• 三、钢筋弯钩及箍筋、拉筋构造

• 四、柱主要节点钢筋构造

• 五、剪力墙钢筋构造

• 六、梁钢筋构造

• 七、板钢筋构造

• 八、楼梯钢筋构造

• 九、基础钢筋构造

• 1、桩基钢筋构造

• 2、基础后浇带钢筋构造

• 十、关于钢筋端头弯钩长度总结

一、钢筋保护层

• 1、钢筋保护层定义

•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 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保护层 厚度数值应增加5。

• 3、基础底面钢筋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 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

二、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D
注: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D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3.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4.位于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处(本图集第67页)的粱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当直径d>25时,不
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5.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折处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或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箍筋弯弧内直径。

三、钢筋弯钩及箍筋、拉筋构造

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
注:
1.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错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固墙头在内的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错固长度的60%
2.焊缝和螺纹长度应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螺栓锚头的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螺栓锚头和焊接钢板的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截面积的4倍。
4.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4d,否则应考虑群错效应的不利影响。
5.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布筋方向宜向截面内侧偏置。
6.受压钢筋不应采用末端弯钩和一侧贴焊的锚固形式。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机械连接、焊接接头
注:1.d为相互连接两根钢筋中较小直径;当同一构件内不同连接钢筋计算连接区段长度不同时取大值。
2.凡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长度内,连接接头均属同一连接区段。
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连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直径相同时,围示钢筋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4.当受拉钢筋直径>25及受压钢筋直径>28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
6.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7.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6G101,三维图,常见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16G101图集中常见钢筋节点做法(三维图详解)53页 16G101,三维图,常见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16G101图集中常见钢筋节点做法(三维图详解)53页 16G101,三维图,常见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16G101图集中常见钢筋节点做法(三维图详解)53页 16G101,三维图,常见钢筋节点做法,钢筋节点,16G101图集中常见钢筋节点做法(三维图详解)53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