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 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试行)

附件大小:10.74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目次
1总则
2术语及定义
3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
4疫情期间室内空气环境防疫应急技术措施
5管理规章制度
引用标准名录

1总则
1.1为贯彻国家卫生防疫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有效保障室内空气环境安全,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在疫情期间的传播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及疫情期间室内空气环境安全保障,不适用于医疗建筑。
1.公共及居住建筑的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及疫情期间室内空气安全保障除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2术语及定义
2.1室内空气环境防疫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indoor air environment
为应对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对建筑所采取的通风稀释、空气净化、设施消毒等室内空气环境控制技术及策略的总称。
2.2通风稀释ventilation dilution
引入室外空气或经过净化的空气,通过气流组织的合理分配,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浓度,减少传播风险。
2.3空气净化air purification
通过过滤等手段,对空气进行处理,为房间提供稀释室内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的清洁空气。
2.4冷热末端heating or cooling terminal
直接设置于房间内,用于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的换热设备,包括风机盘管、散热器、辐射末端、多联机的室内机、分体空调等。
2.5疫情风险等级risk level of epidemic
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所确定的风险等级。一般分为高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低风险等级。

2020版,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安全保障,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2020版 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试行) 2020版,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安全保障,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2020版 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试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