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附件大小:9.59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怀温先生
分享时间:2022-02-26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GB50911-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Code for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2013-09-06发布
2014-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果可靠,保证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工程运行维护的监测工作。
1.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应编制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和安全运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成果。
1.0.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监测monitoring measurement
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或远程视频监控等手段和方法,长期、连续地采集和收集反映工程施工、运营线路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
2.1.2周边环境around environment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桥梁、高速公路、道路、河流、湖泊等环境对象的统称。
2.1.3支护结构supporting structure
基坑支护结构和隧道支护结构的统称。基坑支护结构是指为保证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进行临时支挡、加固使基坑侧壁岩土体基本稳定的结构,包括支护桩(墙)和支撑(或锚杆)等结构;隧道支护结构是指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的能够使围岩基本稳定的结构,包括超前支护、临时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结构。
2.1.4周围岩土体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
城市轨道交通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体、土体、地下水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统称。
2.l.5工程影响分区influenced zone due to construction
根据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受工程施工影响程度的大小而进行的区域划分。
2.1.6风险risk
不利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及其损失的组合。
2.l.7工程监测等级monitoring measurement grade
根据基坑、隧道工程自身、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的风险大小,对工程监测进行的等级划分。
2.1.8变形监测deformation monitoring
对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等监测对象的竖向、水平、倾斜等变化所进行的量测工作。
2.1.9力学监测mechanical monitoring
对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等监测对象所承受的拉力、压力及变化等所进行的量测工作。
2.1.10明挖法cut and cover method
由地面开挖岩土修筑基坑的施工方法。
2.1.11盖挖法cover and cut method
由地面开挖岩土修筑结构顶板及其竖向支撑结构,然后在顶板下面开挖岩土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盖挖顺筑法和盖挖逆筑法。
2.1.12盾构法shield method
在岩土体内采用盾构开挖岩土修筑隧道的施工方法。
2.1.13矿山法mining method
在岩土体内采用人工、机械或钻眼爆破等开挖岩土修筑隧道的施工方法。
2.1.14监测点observation point
直接或间接设置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反映监测对象力学或变形特征的观测点。
2.1.15监测项目控制值controlled value for monitoring
为满足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控制监测对象的状态变化,针对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变化量所设定的受力或变形的设计允许值的限值。
2.2符号
矿山法隧道或导洞开挖宽度;
盾构法隧道开挖直径;
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控制值;
构件的承载能力设计值;
支撑、锚杆的预应力设计值;
基坑设计深度;
隧道地表沉降曲线Peck计算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系数;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
相邻基础的中心距离;
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水平距离;
地下管线管节长度;
沿隧道轴向两监测点间距;
沿铁路走向两监测点间距;
竖向位移累计变化量控制值;
内摩擦角;
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控制值;
竖向位移变化速率控制值。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在施工阶段对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3.1.2地下工程施工期间的工程监测应为验证设计、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方案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和施工参数,分析和预测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实施信息化施工等提供资料。
3.1.3工程监测应遵循下列工作流程:
1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现场踏勘;
2编制和审查监测方案;
3埋设、验收与保护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
4校验仪器设备,标定元器件,测定监测点初始值;
5采集监测信息;
6处理和分析监测信息;
7提交监测日报、警情快报、阶段性监测报告等;
8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监测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应的成果资料。
3.1.4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前应收集并分析水文气象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
3.1.5工程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分析研究工程风险及影响工程安全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编制。监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风险特点;
3监测目的和依据;
4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
5监测对象及项目;
6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与保护要求,监测点布置图;
7监测方法和精度;
8监测频率;
9监测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10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
11监测信息反馈制度;
12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及人员的配备;
13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其他管理制度。
3.1.6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反映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状态的要求。
(略)
4监测项目及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工程监测对象的选择应在满足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根据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周围岩土体及周边环境条件综合确定。监测对象宜包括下列内容:
1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墙)、立柱、支撑、锚杆、土钉等结构,矿山法隧道工程中的初期支护、临时支护、二次衬砌及盾构法隧道工程中的管片等支护结构;
2工程周围岩体、土体、地下水及地表;
3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既有轨道交通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等环境。
4.1.2工程监测项目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工程监测等级、工程影响分区、设计及施工的要求合理确定,并应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特征和安全状态。
4.1.3各监测对象和项目应相互配套,满足设计、施工方案的
4.2仪器监测
4.2.1明挖法和盖挖法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选择。
表4.2.1明挖法和盖挖法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5
3.1基本要求5
3.2工程影响分区及监测范围7
3.3工程监测等级划分8
4监测项目及要求………11
4.1一般规定11
4.2仪器监测11
4.3现场巡查16
4.4远程视频监控18
5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19
5.1一般规定19
5.2明挖法和盖挖法19
5.3盾构法23
5.4矿山法25
6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28
6.1一般规定28
6.2建(构)筑物28
6.3桥梁29
6.4地下管线30
6.5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30
6.6既有轨道交通
7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32
7.1一般规定32
7.2水平位移监测33
7.3竖向位移监测35
7.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6
7.5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37
7.6倾斜监测38
7.7裂缝监测39
7.8净空收敛监测39
7.9爆破振动监测41
7.10孔隙水压力监
7.11地下水位监测42
地下水位监测42
7.12岩土压力监测43
7.13错杆和土钉拉力监测44
7.14结构应力监测44
7.15现场巡查44
7.16远程视频监控45
8监测频率…46
8.1一般规定46
8.2监测频率要求47
9监测项目控制值和预警50
9.1一般规定50
9.2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51
9.3周边环境55
10线路结构变形监测59
10.1一般规定59
10.2线路结构监测要求59
11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61
附录A监测项目代号和图例……64
附录B基准点、监测点的埋设68
附录C现场巡查报表……………………76
附录D监测日报表80
本规范用词说明84
引用标准名录85
附:条文说明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