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带书签《旋转电机的绝缘:设计、评估、老化、试验、修理(原书第2版)》(加)格雷格C.斯通、(加)伊恩·卡伯特

附件大小:68.18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加)伊恩·卡伯特,修理,旋转电机,格雷格C.斯通,绝缘,老化,设计,评估,试验,高清PDF带书签,高清PDF带书签《旋转电机的绝缘:设计、评估、老化、试验、修理(原书第2版)》(加)格雷格C.斯通、(加)伊恩·卡伯特

本书以kW以上容量的各种发电机和电动机绝缘故障分析和处理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电机绝缘材料及绝缘结构性能,分门别类地讲述了绝缘评估方法以及各种试验和监测技术,同时总结了各种电机故障现实可行的修复技术,最后介绍了电机采购、运行及维护策略。
由国际著名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的本书,便于电机专业人员全方位了解电机绝缘的设计、评估、试验和修理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参考资料。本书将带你重温电气绝缘的基础理论,理解评估绕组绝缘状态所用到的40多种不同的试验和监测技术,因此有助于电机设计制造者提高产品质量和电机用户避免电机故障及降低维修成本。本书是电机绝缘开发制造和运行维护方面的理想读物,适用于旋转电机专业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PDF书签索引:

第1章 旋转电机的绝缘结构 1
1.1 旋转电机的类型 1
1.1.1 交流电动机 2
1.1.2 同步发电机 3
1.1.3 异步发电机 5
1.1.4 永磁(PM)同步电动机和发电机 6
1.1.5 按冷却方式分类 7
1.2 绕组的部件 8
1.2.1 定子绕组 8
1.2.2 绝缘的转子绕组 10
1.2.3 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 10
1.3 定子绕组结构的类型 11
1.3.1 散嵌定子绕组 11
1.3.2 线圈型成型定子绕组 11
1.3.3 罗贝尔线棒型成型定子绕组 12
1.4 成型定子绕组绝缘结构的特性 13
1.4.1 股线绝缘 15
1.4.2 匝绝缘 16
1.4.3 主绝缘 18
1.4.4 主绝缘局部放电的抑制 20
1.4.5 常规定子主绝缘的防晕涂层 23
1.4.6 逆变器供电定子绕组的表面防晕涂层 26
1.4.7 导体屏蔽 28
1.4.8 槽部机械支撑 29
1.4.9 线圈端部机械支撑 31
1.4.10 换位绝缘 33
1.5 散嵌定子绕组绝缘结构的特性 35
1.5.1 逆变器供电散嵌绕组的局部放电抑制 36
1.6 转子绕组绝缘结构部件 37
1.6.1 凸极转子 39
1.6.2 隐极转子 41
1.6.3 异步电机的绕线转子 42
参考文献 44
第2章 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评估 46
2.1 老化应力 47
2.1.1 热应力 48
2.1.2 电气应力(电场强度) 49
2.1.3 环境应力(多种因素) 50
2.1.4 机械应力 51
2.1.5 辐射应力 52
2.1.6 多重应力 52
2.2 加速老化试验的原则 53
2.2.1 待评和基准绝缘材料/结构 53
2.2.2 统计偏差 54
2.2.3 故障表征 59
2.3 热耐受试验 59
2.3.1 基本原理 59
2.3.2 热鉴定和分级 60
2.3.3 绝缘材料热老化试验标准 61
2.3.4 绝缘结构热老化试验标准 62
2.3.5 未来趋势 64
2.4 耐电试验 64
2.4.1 成型线圈的专有试验 65
2.4.2 标准化的成型线圈/线棒交流电压耐久试验方法 66
2.4.3 逆变器供电绕组的电压耐受试验 67
2.5 热循环试验 68
2.5.1 IEEE热循环试验 68
2.5.2 IEC热循环试验 70
2.6 核环境资质鉴定试验 70
2.6.1 通过试验取得环境资质(EQ)鉴定 71
2.6.2 由分析得出环境资质鉴定 72
2.6.3 结合测试和分析进行环境资质鉴定 73
2.7 多重因素应力试验 73
2.8 材料特性试验 74
参考文献 76
第3章 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历史发展 78
3.1 用于成型定子线圈的天然材料 78
3.2 早期用于成型定子线圈的合成材料 81
3.3 塑料薄膜和无纺织物 83
3.4 液态合成树脂 84
3.4.1 聚酯 85
3.4.2 环氧化物(环氧树脂) 87
3.5 云母 89
3.5.1 云母剥片 90
3.5.2 云母纸 90
3.5.3 云母的基底材料 92
3.6 玻璃纤维 93
3.7 层压板 95
3.8 导线和股线绝缘的演变 96
3.9 散嵌定子线圈的制造 97
3.10 成型线圈和线棒的制造 97
3.10.1 早期的绝缘结构 97
3.10.2 沥青基云母绝缘结构 98
3.10.3 单个线圈和线棒的热固化绝缘结构 98
3.10.4 整体VPI绝缘结构 99
3.11 导线换位的绝缘 100
3.12 缠包定子主绝缘的方法 101
3.13 绝缘衬垫、隔离垫块和套管 103
3.13.1 散嵌定子 103
3.13.2 转子 104
参考文献 105
第4章 现行的定子绕组绝缘结构 106
4.1 主要制造商的兼并 108
4.2 主要的成型定子绕组绝缘结构品牌介绍 109
4.2.1 西屋电气公司:TermalasticTM 110
4.2.2 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MicapalsⅠ和Ⅱ,Epoxy MicaMat,Micapal HT,以及HydromatTM 110
4.2.3 Alsthom、GEC Alsthom和Alstom Power:Isotenax、Res-itherm、Resiflex、Resivac和DuritenaxTM 112
4.2.4 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KWU:MicalasticTM 113
4.2.5 Brown Boveri、ASEA、ABB和Alstom Power:Micadur,Micadur Compact,Micapact和MicarexTM 114
4.2.6 东芝公司(Toshiba Corporation):Tosrich和TostightTM 115
4.2.7 三菱电气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115
4.2.8 日立公司(Hitachi):Hi-Resin、Hi-Mold和SuperHi-ResinTM 116
4.2.9 东方电机 116
4.2.10 哈尔滨电气集团(HEC) 117
4.2.11 上海电机 117
4.2.12 济南发电设备厂:Resitherm,Micadur和Micadur Co-mpactTM 117
4.2.13 现代绝缘结构小结 117
4.3 成型绕组绝缘结构的最新发展 118
4.3.1 减小对地绝缘的热阻 118
4.3.2 提高电场强度 119
4.3.3 环境问题 120
4.4 散嵌定子绝缘结构 121
4.4.1 电磁线绝缘 121
4.4.2 相间及对地绝缘 121
4.4.3 涂覆处理与浸漆 122
参考文献 123
第5章 转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126
5.1 转子的槽绝缘和匝间绝缘 127
5.2 集电环绝缘 128
5.3 绕组端部绝缘和挡块 129
5.4 护环绝缘 130
5.5 直接冷却转子的绝缘 130
5.6 绕线转子 131
5.7 超导同步转子 132
参考文献 133
第6章 转子和定子的叠片铁心 134
6.1 磁性材料 134
6.1.1 磁场 134
6.1.2 铁磁性 134
6.1.3 饱和磁化曲线 135
6.1.4 铁磁材料 136
6.1.5 磁导率 136
6.1.6 磁滞损耗 136
6.1.7 涡流损耗 137
6.1.8 影响铁损的其他因素 137
6.1.9 晶粒方向的影响 138
6.1.10 温度的影响 138
6.1.11 热处理的影响 138
6.1.12 杂质和合金元素的影响 139
6.1.13 硅/铝钢 139
6.2 制造厂施加的绝缘 140
6.3 叠片冲制和激光切割 140
6.4 退火和去除毛刺 141
6.5 涂漆或覆膜 141
6.6 定子和转子的铁心结构 142
6.6.1 定子的铁心结构:一般结构 142
6.6.2 水轮发电机和大型电动机定子铁心的组装和支撑结构 143
6.6.3 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的组装和支撑结构 144
6.6.4 较小型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定子铁心 145
6.6.5 转子铁心结构 145
参考文献 146
第7章 绕组故障、修理和重绕的基本原理 147
7.1 故障过程 147
7.1.1 各部件的相对故障率 148
7.1.2 影响故障机理的决定因素 150
7.2 影响维修决定的因素 151
7.3 定子绕组局部损伤的快速修理 152
7.4 故障后拆除定子线圈 154
7.5 线棒和(或)线圈的更换和半线圈拼接 154
7.6 重绕 156
参考文献 156
第8章 定子故障机理和修理 158
8.1 热劣化 158
8.1.1 基本过程 158
8.1.2 根本原因 160
8.1.3 故障表象 162
8.1.4 补救措施 162
8.2 热循环 163
8.2.1 基本过程 163
8.2.2 根本原因 166
8.2.3 故障表象 166
8.2.4 补救措施 167
8.3 树脂浸漆或浸渍不良 167
8.3.1 基本过程 168
8.3.2 根本原因 169
8.3.3 故障表象 170
8.3.4 补救措施 170
8.4 槽内线圈松动 171
8.4.1 基本过程 171
8.4.2 根本原因 172
8.4.3 故障表象 174
8.4.4 补救措施 175
8.5 半导体覆层故障 176
8.5.1 基本过程 176
8.5.2 根本原因 177
8.5.3 故障表象 178
8.5.4 补救措施 178
8.6 半导体和(或)分级防晕覆层交叠部位故障 179
8.6.1 基本过程 179
8.6.2 根本原因 180
8.6.3 故障表象 181
8.6.4 补救措施 181
8.7 高强度槽放电 182
8.7.1 基本过程 183
8.7.2 根本原因 183
8.7.3 故障表象 183
8.7.4 修理措施 184
8.8 振动火花(电火花腐蚀) 184
8.8.1 基本过程 184
8.8.2 根本原因 186
8.8.3 故障表象 186
8.8.4 修理措施 187
8.9 瞬态电压冲击 187
8.9.1 基本过程 187
8.9.2 根本原因 189
8.9.3 故障表象 189
8.9.4 补救措施 190
8.10 馈电驱动装置产生的重复电压冲击 191
8.10.1 基本过程 191
8.10.2 根本原因 193
8.10.3 故障表象 194
8.10.4 补救措施 194
8.11 脏污(表面爬电) 195
8.11.1 基本过程 195
8.11.2 根本原因 198
8.11.3 故障表象 198
8.11.4 补救措施 198
8.12 磨损颗粒 199
8.12.1 基本过程 199
8.12.2 根本原因 200
8.12.3 故障表象和补救措施 200
8.13 化学侵蚀 200
8.13.1 基本过程 200
8.13.2 根本原因 201
8.13.3 故障表象 201
8.13.4 补救措施 202
8.14 绕组端部间距不足 202
8.14.1 基本过程 203
8.14.2 根本原因 205
8.14.3 故障表象 205
8.14.4 补救措施 205
8.15 绕组端部振动 207
8.15.1 基本过程 207
8.15.2 根本原因 208
8.15.3 故障表象 209
8.15.4 补救措施 210
8.16 定子冷却水泄漏 211
8.16.1 基本过程 211
8.16.2 根本原因 212
8.16.3 故障表象 212
8.16.4 补救措施 213
8.17 电气连接不良 214
8.17.1 基本过程 214
8.17.2 根本原因 214
8.17.3 故障表象 215
8.17.4 补救措施 215
参考文献 215
第9章 转子绕组故障机理和修理 217
9.1 热劣化 217
9.1.1 一般过程 218
9.1.2 根本原因 218
9.1.3 故障表征 219
9.2 热循环 219
9.2.1 一般过程 219
9.2.2 根本原因 221
9.2.3 故障表征 222
9.3 由于不平衡或盘车运行造成的磨损(铜粉尘) 223
9.3.1 一般过程 223
9.3.2 根本原因 224
9.3.3 故障表征 225
9.4 脏污(爬电痕迹) 225
9.4.1 一般过程 226
9.4.2 根本原因 226
9.4.3 一般表征 226
9.5 反复的电压冲击 227
9.5.1 一般过程 227
9.5.2 根本原因 227
9.5.3 一般表征 228
9.6 离心力 228
9.6.1 一般过程 228
9.6.2 根本原因 228
9.6.3 一般表征 229
9.7 失磁运行 230
9.7.1 运行中失磁 230
9.7.2 发电机断路器意外闭合 230
9.7.3 根本原因 230
9.7.4 一般表征 230
9.8 补救措施 231
参考文献 232
第10章 凸极转子绕组故障机理和修理 233
10.1 热劣化 233
10.1.1 基本过程 233
10.1.2 根本原因 234
10.1.3 一般表征 234
10.2 热循环 235
10.2.1 基本过程 235
10.2.2 根本原因 235
10.2.3 一般表征 235
10.3 脏污(爬电和受潮) 236
10.3.1 基本过程 236
10.3.2 根本原因 236
10.3.3 一般表征 237
10.4 磨损颗粒 237
10.4.1 基本过程 237
10.4.2 根本原因 237
10.4.3 一般表征 238
10.5 离心力 238
10.5.1 基本过程 238
10.5.2 根本原因 238
10.5.3 一般表征 238
10.6 反复的电压冲击 239
10.6.1 基本过程 239
10.6.2 根本原因 239
10.6.3 一般表征 240
10.7 磁极修理 240
参考文献 241
第11章 绕线转子绕组故障机理和修理 242
11.1 电压冲击 242
11.1.1 一般过程 243
11.1.2 根本原因 244
11.1.3 一般表征 244
11.2 不平衡电压 244
11.2.1 一般过程 244
11.2.2 根本原因 244
11.2.3 一般表征 244
11.3 线棒接头和波绕组的高阻连接 244
11.3.1 一般过程 245
11.3.2 根本原因 245
11.3.3 一般表征 245
11.4 线圈端部绑扎故障 245
11.4.1 一般过程 245
11.4.2 根本原因 245
11.4.3 一般表征 246
11.5 集电环绝缘短路及接地 246
11.5.1 一般过程 246
11.5.2 根本原因 247
11.6 绕线转子绕组的修理 247
11.6.1 已发生故障的绕组 247
11.6.2 脏污绕组和集电环绝缘 247
11.6.3 线棒型绕组接头故障 247
11.6.4 线圈端部绑扎结构损坏 248
11.6.5 集电环绝缘失效或脏污 248
参考文献 248
第12章 笼型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故障机理和修理 249
12.1 发热 249
12.1.1 一般过程 250
12.1.2 根本原因 250
12.1.3 一般表征 250
12.2 周期性机械应力 251
12.2.1 一般过程 251
12.2.2 根本原因 253
12.2.3 一般表征 253
12.3 设计或制造不良 255
12.3.1 一般过程和根本原因 255
12.3.2 一般表征 256
12.4 修理 258
参考文献 259
第13章 铁心片间绝缘故障和修理 260
13.1 热劣化 260
13.1.1 一般过程 260
13.1.2 根本原因 261
13.1.3 一般表征 263
13.2 电劣化 264
13.2.1 一般过程 264
13.2.2 根本原因 265
13.2.3 一般表征 268
13.3 机械劣化 269
13.3.1 一般过程 269
13.3.2 根本原因 270
13.3.3 故障表征 275
13.4 制造缺陷引起的故障 276
13.4.1 一般过程 276
13.4.2 根本原因 277
13.4.3 故障表征 277
13.5 铁心的修复 277
13.5.1 铁心松动 278
13.5.2 铁心绝缘片间短路 279
13.5.3 绕组电气故障造成的铁心损坏 280
13.5.4 假齿 280
13.5.5 穿心螺杆绝缘碎裂 281
13.5.6 分瓣铁心修理 281
参考文献 281
第14章 试验和监测的基本原理 282
14.1 试验和监测的目的 282
14.1.1 评估绕组状态和绕组剩余寿命 282
14.1.2 确定检修的优先权 283
14.1.3 交接和质量保证试验 283
14.1.4 确定故障根源 283
14.2 离线试验与在线监测 284
14.3 目视检查的作用 285
14.4 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的专家系统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15章 离线的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试验 288
15.1 绝缘电阻和极化指数 290
15.1.1 试验目的与原理 290
15.1.2 试验方法 293
15.1.3 试验数据分析 295
15.2 直流耐压试验 296
15.2.1 试验目的与原理 296
15.2.2 试验方法 297
15.2.3 试验数据分析 300
15.3 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PDC) 300
15.3.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01
15.3.2 试验方法 301
15.3.3 试验数据分析 302
15.4 直流电阻测量 302
15.4.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03
15.4.2 试验方法 303
15.4.3 试验数据分析 304
15.5 连接不良的热点(大电流—红外成像仪) 305
15.5.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05
15.5.2 试验方法 305
15.5.3 试验数据分析 305
15.6 交流耐压试验 306
15.6.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06
15.6.2 试验方法 308
15.6.3 试验数据分析 309
15.7 电容量测试 309
15.7.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09
15.7.2 试验方法 310
15.7.3 试验数据分析 311
15.8 定子电容量增量测试 312
15.8.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12
15.8.2 试验方法 313
15.8.3 试验数据分析 313
15.9 电动机定子的容抗试验 314
15.10 介质损耗(或功率)因数试验 315
15.10.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15
15.10.2 试验方法 316
15.10.3 试验数据分析 317
15.11 功率损耗(介质损耗)因数增量试验 317
15.11.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18
15.11.2 试验方法 318
15.11.3 试验数据分析 320
15.12 常规绕组的离线局部放电试验 320
15.12.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20
15.12.2 试验方法 322
15.12.3 试验数据分析 324
15.13 逆变器馈电绕组的离线局部放电试验 326
15.13.1 试验目的与理论 327
15.13.2 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327
15.14 定子绕组暗室遮光试验和紫外成像 328
15.14.1 试验目的和原理 328
15.14.2 试验方法 329
15.14.3 试验数据分析 330
15.15 定子局部放电部位探测试验 330
15.15.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31
15.15.2 试验方法 331
15.15.3 试验数据分析 332
15.16 定子冲击电压试验 332
15.16.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33
15.16.2 试验方法 335
15.16.3 试验数据分析 336
15.17 感抗试验 336
15.18 半导体涂层接触电阻试验 338
15.18.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38
15.18.2 试验方法 338
15.18.3 试验数据分析 339
15.19 导体冷却介质管路电阻试验 339
15.19.1 试验目的与试验方法 339
15.20 定子槽楔敲击试验 339
15.20.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40
15.20.2 试验方法 340
15.20.3 试验数据分析 342
15.21 槽部侧面间隙试验 342
15.21.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42
15.21.2 试验方法 343
15.21.3 试验数据分析 343
15.22 定子槽部径向间隙试验 343
15.22.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43
15.22.2 试验方法 344
15.22.3 试验数据分析 344
15.23 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试验 344
15.23.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44
15.23.2 试验方法 345
15.23.3 试验数据分析 346
15.24 定子压力和真空衰减试验 346
15.24.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46
15.24.2 试验方法和试验数据分析 347
15.25 转子磁极压降(电压降)试验 348
15.25.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48
15.25.2 试验方法——凸极转子 348
15.25.3 试验方法——隐极转子 349
15.25.4 试验数据分析 349
15.26 转子RSO及冲击电压试验 349
15.26.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50
15.26.2 试验方法 350
15.26.3 试验数据分析 351
15.27 笼型转子绕组测试仪 351
15.27.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52
15.27.2 试验方法 352
15.27.3 试验数据分析 352
15.28 转子荧光着色渗透试验 352
15.28.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53
15.28.2 试验方法与试验数据分析 353
15.29 转子额定磁通试验 353
15.29.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53
15.29.2 试验方法 353
15.29.3 试验数据分析 354
15.30 转子单相旋转试验 354
15.30.1 试验目的与原理 354
15.30.2 试验方法 354
15.30.3 试验数据分析 354
参考文献 354
第16章 运行中定子和转子绕组的在线监测 358
16.1 温度监测 358
16.1.1 定子绕组温度测点 359
16.1.2 转子绕组传感器 360
16.1.3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361
16.1.4 热成像仪 362
16.2 工况监测仪和标识化合物 363
16.2.1 监测原理 363
16.2.2 数据解读 365
16.3 臭氧 366
16.3.1 监测原理 366
16.3.2 数据解读 367
16.4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368
16.4.1 监测原理 368
16.4.2 数据解读 376
16.5 电容和介质损耗因数在线测量 382
16.5.1 原理 382
16.5.2 数据采集与解读 383
16.6 绕组端部振动监测 383
16.6.1 监测原理 384
16.6.2 数据采集和解读 385
16.7 同步电机转子磁通监视 387
16.7.1 监测原理 387
16.7.2 数据采集和解读 392
16.8 电流特征分析 393
16.8.1 监测原则 393
16.8.2 数据采集 395
16.8.3 数据分析 396
16.9 轴承振动监测 398
16.9.1 振动传感器 398
16.9.2 异步电机的监测 398
16.9.3 同步电机的监测 400
16.10 定子绕组漏水监测 400
参考文献 401
第17章 铁心试验 403
17.1 插刀试验 403
17.1.1 试验目的及原理 403
17.1.2 试验方法 404
17.1.3 试验结果判断 404
17.2 额定磁通试验 404
17.2.1 试验目的和原理 405
17.2.2 试验方法 406
17.2.3 试验结果分析 412
17.3 铁心损耗试验 413
17.3.1 试验目的与原理 413
17.3.2 试验方法 413
17.3.3 试验结果分析 414
17.4 铁心低磁通试验(EL-CID) 414
17.4.1 试验目的和原理 415
17.4.2 试验方法 416
17.4.3 试验结果分析 419
参考文献 423
第18章 新绕组和重绕绕组的要求 424
18.1 定子和转子绕组技术规范的目标 424
18.2 规范中的细节与一般条款之间的权衡 425
18.3 规范的一般条款 426
18.4 新定子绕组的技术要求 427
18.5 绝缘的转子绕组技术要求 434
18.5.1 新的隐极转子绕组 435
18.5.2 隐极转子绕组的翻新与更换 437
18.5.3 新的凸极转子绕组 439
18.5.4 在役凸极转子绕组的翻新和修理 442
参考文献 443
第19章 新绕组的验收和现场试验 444
19.1 定子绕组绝缘结构的资质预选试验 444
19.1.1 绝缘介质损耗因数增量试验 444
19.1.2 常规绕组的局部放电试验 445
19.1.3 逆变器供电绕组的局部放电试验 446
19.1.4 脉冲(冲击电压)试验 446
19.1.5 常规绕组的电压耐久试验 447
19.1.6 逆变器馈电成型绕组的耐电压试验 448
19.1.7 热循环试验 449
19.1.8 热分级试验 450
19.2 定子绕组绝缘结构的工厂和现场试验 451
19.2.1 绝缘电阻和极化指数试验 451
19.2.2 相电阻和(或)热成像 452
19.2.3 交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452
19.2.4 脉冲(冲击电压)试验 453
19.2.5 股间绝缘试验 454
19.2.6 功率因数增量试验 455
19.2.7 局部放电(PD)试验 455
19.2.8 半导体涂覆层试验 456
19.2.9 槽楔敲击试验 456
19.2.10 绕组端部锤击试验 457
19.3 转子绕组的工厂和现场试验 457
19.3.1 对所有带绝缘的绕组适用的试验 458
19.3.2 隐极同步电机转子绕组 459
19.3.3 凸极同步电机绕组 460
19.3.4 绕线转子异步电机转子绕组 460
19.3.5 笼型转子绕组 461
19.4 铁心绝缘的工厂试验和现场试验 462
19.4.1 铁心紧度试验 462
19.4.2 额定磁通试验 462
19.4.3 低磁通(EL-CID)试验 463
参考文献 463
第20章 维修策略 464
20.1 维修和检查的选择 464
20.1.1 故障后维修或补救性维修 464
20.1.2 基于时间的维修或预防性维修 465
20.1.3 基于状态的检修或预知性维修 467
20.1.4 检查 468
20.2 各种不同型式的电机适用的维修策略及实施措施 470
20.2.1 汽轮发电机 470
20.2.2 凸极发电机和电动机 473
20.2.3 笼型和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475
参考文献 478
版权页 479
后折页 48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