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263-2019 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附件大小:3.04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能源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73.020
F1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263—2019
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Evaluating methods of geothermal reservoirs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263,NB/T 10263-2019,地热储层评价方法,NB/T 10263-2019 地热储层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热型地热储层(以下简称“热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评价要求、评价内容和方法、综合评价、成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勘查阶段水热型热储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1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T0275.4一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岩石薄片鉴定
DZ/T0282一2015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热储中部温度central temperature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热储顶板和底板中间埋深处的温度。
3.2
热储有效厚度effective thickness of geothermal reservoir
在一套热储的顶底板范围内,采用野外测量、钻探、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解释识别的含水层的累计垂深厚度。

4热储分类
4.1热储中部温度分类
利用测井、地热温度计和地温梯度计算等手段获取热储中部温度。热储中部温度类型划分见表1。

4.2热储岩性分类
热储岩性分为沉积岩、火成岩与变质岩三大类。根据地热流体赋存的岩石类型,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型的热储岩性,如砂岩热储、碳酸盐岩热储等。
4.3热储平面展布分类
按热储平面展布的控制因素(岩性、构造),将热储分为层状热储和带状热储两大类。
4.4热储储集空间分类
热储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洞穴及裂缝等基本类型(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