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20-2013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

附件大小:15.87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2584-2014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51/T020-2013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
Design Code for Green School in Sichuan Province

2013-12-31发布 2014-03-01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T 020,DBJ51/T 020-2013,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DBJ51/T 020-2013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完善我省绿色学校建设体系,推动绿色学校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学校的设计和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城镇、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绿色中小学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其中校园建筑具体包括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用房等。
1.0.3绿色学校设计应综合考虑其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并注重其对学生环境教育的作用,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1.0.4本标准通过场地选择、规划与建筑设计、控制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环节,引导学校中绿色建筑和绿色校园环境的建设,为学校的环境教育提供良好教材和教育环境,促进绿色学校的全面发展。
1.0.5绿色学校的设计除了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学校green school
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学校。
2.0.2建筑全寿命周期building life cycle
从建筑物的选址、设计、建造、使用与维护到拆除建筑、处置废弃建筑材料的整个过程。
2.0.3绿色学校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school
与满足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基准建筑的学校相比,因实施绿色学校建设而产生的投资成本的变化。
2.0.4环境教育environment education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不断改进,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升师生环境素养的教育。
2.0.5被动式技术措施passive techniques
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改善室内环境,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的技术措施。
2.0.6主动式技术措施active techniques
通过采取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改善室内环境,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的技术措施。

3基本规定
3.0.1绿色学校的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人文、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特点,综合考虑绿色建筑的建造、运营和满足利用学校建筑和环境进行环境教育的功能。
3.0.2绿色学校设计考虑绿色建筑和环境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同时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3.0.3绿色学校设计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经济等各专业应考虑其作为教育场所和环境教育的作用,紧密配合。
3.0.4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有绿色学校设计专篇,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建筑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3.0.5绿色学校设计应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

4场地与室外环境
4.1一般规定
4.1.1学校选址和规划应符合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
4.1.2对学校的建设规模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学校应按照服务半径内的生源状况确定建设规模,可分期建设,分期利用。
4.1.3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场地周边公用设施的资源共享。
4.1.4场地规划应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特点优化布局并进行场地环境生态补偿。
4.2场地要求
4.2.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已开发用地或废弃地。
4.2.2宜选择具备良好市政基础设施的场地,并应根据市政条件进行场地建设容量的复核。
4.2.3学校场址环境质量不应对师生的安全、健康造成威胁。

4.3场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4.3.1应对场地内外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查与利用评估,应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不得破坏自然水系、生态湿地和森林,尽可能不改变地形、地貌。
4.3.2应对可资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勘查与利用评估,进行合理利用。
4.3.3应对场地的生物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应保护场地及周边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4.3.4应进行场地雨水利用的评估和规划,应减少场地雨水径流量。
4.3.5应对场地内既有建筑的利用进行规划,在改建、扩建工程中宜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建设资源、场地自然条件及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芳华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