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97-2018 四川省城乡绿道规划设计标准
附件大小:1.73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芳华
分享时间:2022-05-2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备案号J14346-2018
DB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T097-2018
四川省城乡绿道规划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and rural greenway in Sichuan Province
2018-06-22发布 2018-10-01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1总则
1.0.1为适应四川省城乡绿道规划建设需求,指导全省绿道规划设计,系统构建全省绿道系统,塑造四川城乡绿道特色,确保绿道规划建设主体、绿道规划建设管理有关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在开展绿道规划设计建设时,准确理解和运用规划设计理念、原则和方法,把握规划建设要点,保障绿道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城乡绿道的规划设计。各地应按照“绿色安全、系统建构;分级分类、分期实施;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指导思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执行和运用,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1.0.3四川省城乡绿道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四川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绿道greenway
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串联自然人文景观和城乡公共空间,内设游径和配套设施,兼具生态、游憩、出行、旅游、教育(科普)等功能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
2.0.2绿道植被带greenway vegetation belt
绿道空间沿线应划定一定范围作为绿道植被带,并与各类城乡规划的绿线控制要求相衔接。绿道植被带是保障绿道的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维护各项设施正常运转的生态和景观基底。
2.0.3绿道游径系统greenway trails system
绿道空间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2.0.4绿道连接线greenway link line
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2.0.5绿道设施greenway facilities
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标识设施及其他设施。
2.0.6绿道节点greenway nodes
绿道沿线结合城乡各类资源要素,间隔一定距离重点打造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集中服务功能的公共活动场所空间。
2.0.7驿站waystation
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游览体验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3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3.0.1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安全性原则。通过完善绿道空间中的安全保障、警示标识、呼救应急等与使用者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充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3.0.2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生态性原则。尊重生态基底,尽量减少对自然原生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鼓励通过绿道有机连接分散的生态斑块,并构建连通城乡的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应尽量采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
3.0.3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原则。以满足休闲健身和绿色出行需求为重点,以人为本、配套完善,保证城乡居民安全、便捷、舒适使用。
3.0.4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系统性原则。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衔接相关规划,整合区域内各种自然、人文资源,系统布局绿道线路及各类配套设施,加强城乡联系,发挥综合功能。
3.0.5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协调性原则。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况,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各类相关工程相协调。
3.0.6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特色性原则。结合不同的地域资源与环境特征,充分展现四川省绿道系统的自然特色及人文底蕴。
3.0.7绿道规划设计应符合经济性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避免大拆大建,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
4绿道功能与组成
4.0.1绿道应具有生态保护、游憩健身、绿色交通、旅游休闲、避难疏散、教育科普等功能。
4.0.2绿道应由游径系统、绿道植被带、节点和驿站系统、设施系统组成,并符合表4.0.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