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冷再生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
附件大小:2.02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分享会员:芳华
分享时间:2022-05-30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内容摘要:
据有关资料介绍,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曾不同程度地利用过废旧沥青混合料修路,把再生过的材料用于轻交通道路、人行道或者道路的垫层。但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而新建公路几乎不考虑使用废旧材料,再生技术的发展基本陷入停滞。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里程得到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进入大修、重建阶段的各等级公路也剧增,这使得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问题重新得到重视和关注。2008年原交通部颁布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该规范对各种再生技术都做出了要求,包括就地冷再生技术。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国内的首次应用始于1998年,由河北省邯郸市交通局引进Writgen冷再生机应用该技术对其境内的一段旧路进行了改造。经过这些年在全国各地许多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的优点有目共睹,但这种技术自身的缺陷也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扰,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将就地冷再生技术逐步推向成熟,还有待施工技术人员与设备厂家共同发力。
由于传统的路面养护工艺存在造价高、工期长、需长时间中断交通等明显不足,加之旧沥青路面材料废弃会带来占用堆放场地、造成环境污染、浪费大量价值不菲的不可再生资源三大问题,我国已经逐渐摒弃了将原旧沥青路面挖除废弃、重新加铺新沥青面层的路面养护维修方法。如今,针对不同等级沥青路面的养护,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广和探索就地冷再生技术,其中全深(厚)式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大量应用。由于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循环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因此越来越受到公路养护行业的重视,并已成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地冷再生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利用绝大部分或全部旧沥青层,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提升路面施工的经济性,但在诸如施工设备工作参数匹配、骨料粒径的级配控制、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性能恢复等关键技术方面,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科研机构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技术应用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现阶段,就地冷再生技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没有充分考虑施工设备机械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就地冷再生设备的再生鼓为联组三角带定速比皮带传动方式,其铣刨刀具的切削线速度为定值。个别小功率再生设备虽然采用变量液压系统驱动,具有再生鼓转速连续可调功能,但与大中型就地冷再生设备一样,都没有真正实现再生鼓工作转速(对应铣刨刀具线速度)与设备行走速度、再生深度的自动匹配。这使得在不同再生深度工况下,设备的行走速度不同,再生鼓对旧沥青路面的切削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再生混合料的粒径和级配处于一种连续的波动变化状态。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各相关参数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在某一工况的某一时段就可能由于工作参数的不匹配,使得再生料粒径规格超出级配设计范围,形成不合格混合料,最终影响养护或维修工程的再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