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80-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
附件大小:1.23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rrrrrrr
分享时间:2022-06-22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E
DB37/T5080-2016
J13637-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2016-11-21发布2017-2-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使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和内满防治工程中应用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
1.0.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一体化预制泵站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一种在工厂内将井筒、泵、管道、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主体部件集成为一体,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的泵站,按应用范围可分为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两大类。
2.0.2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wet well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湿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2.0.3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dry well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由一个独立干区构成或者将干区、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干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2.0.4提篮式格栅basket type grinder
在进水管道上设置提篮的格栅。
2.0.5粉碎式格栅Crushing type grinder
在进水管道上设置切割机的格栅。
2.0.6检修盖板
一体化预制泵站顶部设备检修孔和人孔的盖板。
3基本规定
3.0.1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辅助设施构成。其主体可由通风系统、井筒、管路系统、阀门、控制柜、主要设备的基础和安装附件等组成。
3.0.2一体化预制泵站水泵的安装形式应按照系统集成度高、技术可行、成本节约、能耗最优、运行可靠、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选择,可分为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和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3.0.3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安装场址的地面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安装场址的周围环境温度宜为-10℃~40℃,相对湿度宜为25%~85%。
3.0.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度应为0℃~40℃;
2pH值应为4~10;
3清水泵输送的介质应为无固体颗粒的清洁液体;
4排水泵输送的介质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水泵的通径。
4工程设计
4.1材料
4.1.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筒宜采用玻璃钢或高密度聚乙烯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材料;
2给水泵站应根据输送介质选择内部管路和安装附件。输送生活饮用水的水泵过流部件、管路及其他与输送介质直接接触的部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
3排水泵站内部管道和安装附件宜采用不锈钢或PE等耐腐蚀的材料。
4.1.2玻璃钢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筒侧壁应以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采用缠绕工艺生产;
2泵站井盖、底部等部分,可采用缠绕工艺或手糊成型工艺生产。
4.1.3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筒侧壁和底部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滚塑成型工艺,材料强度和厚度应具有均一性;
2井筒侧壁应采用波纹管形式,增强井筒的侧壁摩擦力和强度。
4.1.4检修盖板应为玻璃钢、高密度聚乙烯或金属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玻璃钢材质的检修盖板,应由防腐蚀层、防渗透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四部分构成,外保护层应具有抗紫外线功能;
2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检修盖板,应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确保材料强度;
3采用金属材质的盖板,可选择铝合金等轻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表面应采取防滑措施。
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
4.2.1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地点。
4.2.2给水泵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水泵站应位于水质较好、靠近主流、河床稳定、地质条件良好、工矿区上游、取水方便的河段;
2给水增压泵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系统布局、工程地质条件、卫生环境、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因素;
3梯级泵站站址应根据总功率最小的原则,结合各站站址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2.3排水泵站应满足城镇排水防涝要求,经技术经济与风险比较后确定。
4.2.4泵站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期工程应预留远期接口。
4.2.5当上游流量较大或系统复杂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体化预制泵站进行组合,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均匀配水等运行要求。
4.2.6泵站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距离,应结合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合理确定。泵站外形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4.2.7设置于绿化带内、车行道下、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区域的泵站,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3设计计算
4.3.1给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水位、设计保证率、供水对象的用水量、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调蓄容积等因素综合确定。
4.3.2给水泵站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水泵吸水处水位与出水控制点水位的几何高差、管路阻力损失以及控制点所需的自由水头等因素计算。
4.3.3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经计算确定,并应附加安全余量。
1污水泵站、雨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确定;
2立体交叉道路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汇水面积、设计重现期、集水时间及径流系数等确定设计流量;
3合流制泵站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