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四川省方舱隔离点建设方案》
附件大小:12.06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设计资料
分享会员:芳华
分享时间:2022-06-2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四川省方舱隔离点建设工作方案
奥密克戎变异株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疫情防控难度大,隔离管控任务艰巨繁重。为切实解决大规模奥密克戎疫情处置中暴露的隔离能力储备不足、隔离方舱建设周期长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集中隔离管控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早”要求,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按照国家最新集中隔离场所储备标准和建设一批永久隔离设施的要求,全力做好方舱隔离点建设及储备,备足备齐防控人员物资,切实提升我省风险人员集中隔离管控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快速投入使用,实现风险人员“应隔尽隔”、及时管控到位,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为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创造必要条件。
二、工作目标
(一)隔离房间储备要求。以常住人口为基数,按照成都市每万人口不少于70间、其他市(州)不少于60间标准储备隔离房间。建立集中隔离场所储备清单和梯次启用机制,确保疫情发生后储备的集中隔离场所能在3天内全部启用。
(二)方舱隔离点建设要求。方舱隔离点建设项目由住建部门牵头,卫生健康、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配合,以市(州)为单位,按照每万人不少于20间的标准,建成和储备一批可移动集装箱式或组装式方舱隔离点。7月底前,各市(州)要按照方舱隔离点建设任务要求,50%提前建设完工,确保常态化启用;50%提前储备完成,确保3天内能投入使用,储备的方舱隔离点需提前做好选址、设计、场地平整、地下管网建设、建筑材料储备、人员配置等工作。每个方舱隔离点房间规模不小于500间,方舱隔离点房间数量纳入储备总数统计。各市(州)要将方舱隔离点和方舱医院统筹规划,至少确定1个方舱隔离点,配置相关医疗设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可应急转换为方舱医院。
三、任务要求
(一)加快隔离方舱选址。隔离方舱选址应相对独立,尽可能选址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和卫生污染风险的区域。优先考虑城市存量土地,选址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法律法规禁止区域。场地应交通便利,便于物资和人员转运,并应满足卫生防护间隔要求,尽量平整,无水灾、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周边的水、电、通讯等市政配套设施应满足方舱隔离点建设运行需要。
(二)加强设计质量审查。各地应参照《四川省方舱隔离点建设指南》,对隔离点设计文件组织专家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三区两通道”设置是否满足要求,各功能区位置关系及人员及物资流线是否合理,卫生防护间距及消防间距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合理配置物资库房、卫生通过、工作人员宿舍及办公用房等。
(三)做好建设场地处理。各地要及时对已落实的场地进行平整、硬化及建筑基础处理,确保满足方舱隔离点快速施工要求。平整后场地坡度宜控制在2%以内,坡度过大的场地应分区分台地处理。提前对人车通道、物资场地、停车场地、洗消场地等区域进行地面硬化处理,并设置相应场地排水设施,有条件的要对工作准备区进行整体硬化。对医废和垃圾处理区、车辆消洗区、卫生通过区、医废和垃圾收集车临时停车区等需要进行地面冲洗的区域进行防渗处理,周边设置截水沟。可提前对隔离单元、卫生通道、物资库房、工作人员宿舍及办公用房等主要建筑基础进行建设。
(四)做好场内地下管网建设。各地应参照《四川省方舱隔离点建设指南》,提前对方舱隔离点场地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及水电通讯等地下管网进行建设,地下主干管及支管应敷设到位、预留接口,管路容量满足隔离点的使用需求。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安装余氯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污水处理应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后排放。方舱隔离点满足双重电源供电,污水处理设备用电按照二级负荷供电。
(五)加强建设物资材料储备。各地要按照能“快速建设、快速启用”原则,提前做好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现场管理、应急管理团队和劳动力配置等预案,储备一定规模的建设物资材料、机械设备、作业人员等。住建、卫健、经信、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应同步介入隔离点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六)保证建设质量安全。各地应参照《四川省方舱隔离点建设指南》,充分利用装配式、模块化、成品化等技术措施,加快新建方舱隔离点的实施。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强化重要部位和重点环节质量管控,确保质量可靠、安全使用。对既有房屋建筑改造项目,应先对既有房屋建筑“全面体检”,经鉴定为安全可靠的建筑,方可进行改造。
四、运行管理
(一)提升管理能力。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隔离管理工作人员储备库,储备的管理和工作人员数量应占储备的隔离房间总数16%-20%,人员要明确到具体的隔离场所,做到定人定岗、结构合理。各市(州)和县(市、区)应急指挥部要每月对已启用和储备的工作人员开展轮训,每季度开展一次实地演练,确保隔离工作人员磨合充分、到岗及时、专业有效;对已启用的隔离场所要每周组织开展“一周问题查找”,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整改。
(二)统筹调度启用。各市(州)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管理辖区内方舱隔离点,根据市(州)域内不同风险人员隔离需求,合理安排启用新建完成的方舱隔离点,通过分类启用、轮流驻点、整体接管等方式,统一调度辖区内各县(市、区)人力、物力等资源,整建制接管方舱隔离点管理工作。
(三)加强日常雏护。各地要按照《大型隔离场所建设管理卫生防疫指南(试行)》要求,落实分单元管理、清洁消毒、污水处理、医废处置、核酸检测、感染控制等措施,严格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管理,完善发现阳性病例、突发疾病、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应急预案,做好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置。各地应督促指导方舱隔离点制定维保工作计划与制度,落实专人专责,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记录。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方舱隔离点有序运行。
内容索引:
1总则……………………….11
2选址……………………12
3规模……………………14
4总体布局………………16
5建筑设计……………………………19
6结构设计………………22
7给水排水……………………24
8暖通空调…………………26
9电气……………………28
10智能化.…………429
11室内装修、建筑材料及其他………30
12消防要求32
13施工………………………33
14运行与保障……………………………………38
15评估及验收…………………………39
1.总则
1.1制定依据
为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不新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医学隔离观察临时设施设计导则(试行)》《四川省隔离基础力量建设指引》等规范及要求,结合实际做好集中隔离方舱(方舱隔离点)(下同)的建设,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苑围
本指南适用于四川省内新建方舱隔高点,用于接收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使用本指南时应满足国家相关法规与标准及现行疾控防疫相关要求.
1.3目标
保障方舱隔离点快速、安全且高质量建设,快速投入使用,快速形成隔离能力,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1.4建设原则
新建方舱隔离点应遵循“五个安全+两个快速+两个保障“的原则
五个安全:公众安全、隔离对象安全、工作人员安全、环境安全、用材安全,
两个快速:快速开工建设、快速投入使用。
两个保障:施工及物资供应保障、智能化系统保障。
2.选址
2.1各地应提前做好隔离点的选址工作,提前完成总平道路、结构基础、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施工及物资准备.
2.2新建方舱隔离点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2.2.1选址应相对独立,用地应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区,如学校、住宅等人口密集的居住与活动区域,尽可能在该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
2.2.2选址应优先考虑既有建筑和城市存量土地,选址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法律法规禁止区域。
2.2.3用地应交通便利,应与定点救治医院、传染病医院等医疗机构有便捷的交通路线,满足较大规模转移人员和运送应急物资、建设物资的需要,同时尽量避开交通繁忙地段。
2.2.4方舱隔离点用地与其他相邻建筑之间应设置不小于20米的绿化隔离卫生问距,当不具备绿化条件时,其隔离卫生问距宜不小于30米。隔离点用地周围有无关人员活动及通行时,宜设置12米宽的管控区域,拉警戒线设置警示标识,形成隔离带,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2.2.5场地宜有宽散的室外空间,以预留场地,根据需要可设置相关医疗功能用房及其配套用房。
2.2.6场地出入口不应少于3处,场地至少两边临市政道路,且场地低点具备市政雨、污水管网接口。
2.2.7场地周边的给排水、供配电、通讯信息等市政配套设施应能够满足方舱隔离点的使用要求或具备改造条件。
2.2.8场地应避开危险地带,无水灾、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2.2.9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等污染源以及存在卫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远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2.3各地应根据防疫需求和选址场地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场地的预处理工作
2.3.1场地应保证平整,避免应急建设中实施大量土方开挖,平整后的场地坡度宜在2%以内,坡度过大的场地应分区分台地处理
2.3.2场地内应地质情况良好,如有水塘、深坑等需高填方作业后方可使用的区域,需提前做好地基处理」
2.3.3场地周边如存在高边坡、堡坎等不利地质条件,应经地勘单位明确安全保护距离及措施,实施后方可使用。
2.3.4若计划对场地内的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应提前对其作安全性鉴定。应当为合法建筑,其基础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标准要求。
3.规模
以500间接收规模的方舱隔离点作为基本型,按单问设计,可分模块化组合、分期实施,形成500、1000、1500、2000问等多种接收规模的方舱隔高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与规模相适应的场地予以实施。
新建单个隔离点规模应大于500间,以1000问为宜,1000问及以上规模的方舱隔离点,尚需符合《大型隔离场所建设管理卫生防疫指南(试行)》的要求。
4.总体布局
4,1功能分区
4.1.1方舱隔离点应按“三区两通道”原则建设,包含隔离区、缓冲区、工作准备区,不同区域之问严格分界、物理隔开、标识明显,各区之间通道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两个通道,尽量设置在场所两端,采用物理隔断,不能交叉。
1)隔离区:隔离人员接受健康监测或医学观察的区域,由隔离人员居住房间、服务问、垃圾暂存间、污水处理设施等组成。
2)缓冲区:位于隔离区与工作准备区之问的区城,包括工作人员由工作准备区进入隔离区、由隔离区返回工作准备区时开展必要卫生安全准备工作的用房及相关设施,以及物资由工作准备区进入隔离区的通道。隔高区、缓冲区需设置医废间
3)工作准备区:工作人员开展准备工作及休息的区城,包括办公室、值班室、库房、配餐问、工作人员宿舍等用房,工作准备区需设置生活垃圾场所。工作人员宿舍等服务保障系统根据当地集中方舱隔离点运行管理必需的工作人员规模配置,
4.2总平面布置
4.2.1应根据方轮隔离点规模设置出入口,出入通道的设置应做到人员分离、洁污分离,场地出入口不应少于3处,包括隔离人员出入口、工作人员及物资出入口、污物出口。
总平面的洁污、人员、行车流线组织清浙,避免交叉感染隔离点运行期问,场地应进行全封闭管理,出入口实施防疫管制。
4.2.2隔离人员出入口应避免安排在交通主要干道上,隔离人员出入口附近应设置车辆洗消设施。出入口处应有停车及回车场地,应能满足敖护车辆的快速抵达以及撒离的需求,为临时停车和物资周转留出场地,并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好隔离对象就医或转诊的交通工具,场内应配备运输交通工具便于餐食、医废的转运。应做到洁污分别使用。在卫生通过附近设置内部物资转运车的消洗区。
4.2.3隔离点各分区之问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隔离设施。工作准备区与其他区之间建筑相互间距应大于20米.
4.2.4应根据需要设置足够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非医疗车辆与医用车辆应进行分区停放,其间宜设置隔离带.
4,2,5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站的布置应远离主要活动人群区域,并位于隔高点主要建筑物的常年主导下风向。应与其它建筑保持一定防护距离,尽量减少对周边的影响。
4.2.6应妥善处理废水、废弃物,满足卫生防护和环境安全要求。隔离区、缓冲区应合并在隔离区内设置独立的垃圾暂存间及污水处理设施.隔离对象出入口及室外场地应加强地面防护及消毒措施。
4,2.7室外场地应能满足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确保消防车辆快速抵达,各建筑之问的防火问距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人车通行道路、停车场地、物资场地等地面应硬化。垃圾处理区、车辆消洗区、卫生通过区、垃圾收集车临时停车区等需要进行地面冲洗的区域应对场地进行防渗处理,周边设置截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