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 267-2017 钢筋镦锚应用技术标准
附件大小:10.87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rrrrrrr
分享时间:2022-07-1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954-2017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267-2017
钢筋镦锚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forged headed bar
2017-07-26发布2017-11-01实施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在混凝土结构中合理使用钢筋镦锚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采用钢筋辙锚技术的设计、加工安装、检验及验收。
1.0.3钢筋镦锚技术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钢筋镦锚技术anchorage technology of forged headed bar
将钢筋端部镦粗形成扩大镦粗头,作为机械锚固形式的一种技术。
2.1.2镦锚钢筋forged headed bar
带有镦粗头的钢筋。
2.1.3镦头承压面bearing surface of forged head
钢筋受拉时敏头承受压力的面。
2.1.4镦头端面end surface of forged head
钢筋端部镦头的外端面。
2.1.5镦头厚度thickness of forged head
镦头端面到承压面的最大厚度。
2.1.6镦头承压面积bearing area of forged head
镦头承压面在钢筋轴线方向的投影面积。
2.1.7镦锚钢筋的锚固长度anchorage length of forged head-ed bar
镦锚钢筋承担钢筋规定锚固力所需要的长度。
3基本规定
3.0.1当设计对钢筋锚固方式无特别要求时,可按本标准采用镦锚钢筋替代弯析锚固钢筋,镦锚钢筋的加工、检验、验收以及构造要求等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3.0.2用于加工镦锚钢筋的钢筋宜采用公称直径1432mm的热轧钢筋,不应采用余热处理钢筋。钢筋强度等级不宜高于500MP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3.0.3钢筋辙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端部镦头的儿何尺寸(图3.0.3-1)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4设计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采用锻锚钢筋锚固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镦头侧面和端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锚固长度范围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d,更高使用年限结构或其他环域类别时,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的相关规定增加保护层厚度。
2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1.2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镦锚钢筋的锚固长度l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1.3对于400MPa、500MPa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宜低于C30、C35。
4.1.4梁、柱或拉杆等构件的纵向受拉主筋采用镦锚钢筋集中锚固于与其正交或斜交的端部构件时,除应符合锚固长度l的规定外,宜将镦锚钢筋延伸至端部构件对侧纵向主筋内边,距纵向钢筋内边距离不应大于50mm。
4.1.5采用镦锚钢筋锚固时,纵向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1.5d:在同一截面内,当钢筋镦头较密时,宜将钢筋镦头前后错开绑扎,相邻钢筋镦头承压面错开间距不宜大于1d,且较短镦锚钢筋尚应符合锚固长度的要求。
4.1.6锚固长度范围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d时,可不设横向箍筋。当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3道构造钢筋(箍筋或横向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5倍,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且第1道箍筋或横向钢筋与最短钢筋的镦头承压面距离应小于1d。
4.1.7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钢筋、框架中间层端节点钢筋、框架柱变截面处钢筋、框架顶层中间节点钢筋、框架顶层端节点钢筋、主次梁节点钢筋、剪力墙水平钢筋、梁上起柱纵向钢筋、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和搭接以及悬挑梁和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应符合附录B的相关构造规定。
4.2简支梁及主、次梁辙锚钢筋构造要求
4.2.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剪力大于0.7f,bh。且其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人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无法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不小于12d的要求时,可采用镦锚钢筋锚固:对400MPa级钢筋,锚固长度l不应小于6d:对500MPa级钢筋,l.不应小于7d(图4.2.1)。